路入安隆几日程,峰峦分合郁层层。
湍流喧鼓客愁听,峻石攒锋人倦登。
隙地有茅家有鬼,好山无寺俗无僧。
愁心此日偏怀阙,暂止肩舆上竹棚。
路入安隆几日程,峰峦分合郁层层。
湍流喧鼓客愁听,峻石攒锋人倦登。
隙地有茅家有鬼,好山无寺俗无僧。
愁心此日偏怀阙,暂止肩舆上竹棚。
这首明代陈政的《安隆旅次》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
首联“路入安隆几日程,峰峦分合郁层层”,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沿途景色的层次丰富。安隆之地,道路蜿蜒,峰峦起伏,层峦叠嶂,给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感觉。
颔联“湍流喧鼓客愁听,峻石攒锋人倦登”,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湍急的水流仿佛在鼓点般喧嚣,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忧愁;而陡峭的岩石则考验着攀登者的体力与意志,使人感到疲惫。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也反映了旅人的内心世界。
颈联“隙地有茅家有鬼,好山无寺俗无僧”,这一联则转向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在荒凉之地,茅屋简陋,传说中常有鬼魅出没,反映出旅途中的不安与神秘感;而在风景秀丽的山间,却少有寺庙和僧侣,或许意味着信仰与文化在此地的缺失或淡薄。
尾联“愁心此日偏怀阙,暂止肩舆上竹棚”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行程的期待。面对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但同时也怀揣着对未知的渴望与探索的勇气,决定暂时停下脚步,寻找一处竹棚稍作休息,以期获得心灵的慰藉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风光、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悟。
杉槠作筒檀作轴,乌鸦衔尾声历鹿。
赤露两肘腹无粥,踏车辛苦歌如哭。
前年井底泉脉枯,去年瓯窭长茭芦。
旱年掘窝转水入,潦年筑堤翻水出。
水入水出车欲裂,农夫那不筋骨折!
无奈今年又苦旱,塘水少于衣上汗。
往年车完人尽力,今年车破人无食。
人无食,不足恤,努力踏车声太息。
伍伯催租秋赋迫,连年未报灾伤册。
霜蔬首菜薹,最良为楚产。
紫玉黄金花,入齿冰霜软。
腴压芥孙肥,脆胜菘心晚。
荐食冬历春,三月忘鲊脔。
产地专洪山,色味远辄换。
物性不可移,灵区若有限。
山阴梅花村,年年破径藓。
归路买盈筐,离土喜新剪。
春盘对花开,有酒常引满。
夜梦堕南天,一塔千寻远。
六年不知归,举箸世味浅。
高堂念游子,殷勤致京辇。
一束同兼金,森森翠映碗。
不独面故人,江山秀在眼。
郑重贻友生,破悭佐一饭。
纵啖仍问馀,茎甲无汰检。
嗟予图果腹,对此肠空转。
作诗且尝新,如见葱寸断。
《武昌洪山菜薹色紫与他处异移植色味俱变盖吾乡蔬菜之冠居北地久思之甚适家中寄至欣然作诗》【清·陈曾寿】霜蔬首菜薹,最良为楚产。紫玉黄金花,入齿冰霜软。腴压芥孙肥,脆胜菘心晚。荐食冬历春,三月忘鲊脔。产地专洪山,色味远辄换。物性不可移,灵区若有限。山阴梅花村,年年破径藓。归路买盈筐,离土喜新剪。春盘对花开,有酒常引满。夜梦堕南天,一塔千寻远。六年不知归,举箸世味浅。高堂念游子,殷勤致京辇。一束同兼金,森森翠映碗。不独面故人,江山秀在眼。郑重贻友生,破悭佐一饭。纵啖仍问馀,茎甲无汰检。嗟予图果腹,对此肠空转。作诗且尝新,如见葱寸断。
https://shici.929r.com/shici/2nkaDn.html
花屿书床明且净,朋从如云墨华映。
沤情冲淡鹭情并,一曲琴心琴理正。
六法精研轻且清,佳章四壁助吟咏。
玉箫金琯和时令,千万芙蕖绕门竞。
我避烽烟脱虎阱,濡毫点墨徒纵横。
倾盖之交非所聘,敢望万间招与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