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敦煌廿咏·其五渥洼池天马咏》
《敦煌廿咏·其五渥洼池天马咏》全文
唐 / 敦煌人作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渥洼为小海,伊昔献龙媒。

花里牵丝去,云间曳练来。

胜骧走天阙,灭没下章台。

一入重泉底,千金市不回。

(0)
注释
渥洼:指传说中的产龙马之地,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南湖店附近,这里比喻为小龙马出生的地方。
小海:形容渥洼池的广阔,有如小海洋。
伊昔:往昔,从前。
龙媒:指优秀的马,传说中能乘之升天的神骏。
花里:花丛之中,形容环境优美。
丝:这里可能指牵引马的缰绳,也可能象征着与龙马相关的神话色彩。
云间:高空的云中,形容马奔跑时的高远姿态。
曳练:拖着像白绢一样的东西,形容马奔跑时的潇洒英姿。
胜骧:杰出的骏马,骧指向上举头的马,胜骧即指非常优秀的马。
天阙:天上的宫阙,比喻极高的地方或帝王的居所。
灭没:消失,指骏马奔跑得极快,以至于视线中消失。
章台:古台名,多泛指为游乐场所,这里可能借指繁华之地或与帝王有关的地方。
重泉:深泉,指地下水深处。
千金市不回:即使花费千金也无法买回,形容失去后无法挽回。
翻译
在古代,人们把渥洼池比作小小的海洋,从前这里曾贡献过神骏的龙马。
它在花丛中牵引着彩丝离去,又似从云端拖着白绢归来。
这杰出的骏马奔向天宫之门,消失时却也快如穿梭在章台之下。
一旦它踏入深深的地下泉源,便是万两黄金也买不回它的身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想象与神秘色彩。开篇“渥洼为小海”直观地将渥洼比作一个小型的海洋,其广阔却不及大海,既表明其规模,也映射出诗人对此景观的独特感受。“伊昔献龙媒”中的“伊昔”一词常用以指古代或过去,联想到了古时传说中龙与人的交流,这里的“献龙媒”则是说渥洼中有献祭给龙的物品,或许是象征性的存在。

接着,“花里牵丝去,云间曳练来”两句,则将视线从水面转移到空中和植物之间,生动地描绘了某种细长物件在空中飞扬,如同天上的织布。这些意象丰富的描述,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仙境或者奇异现象。

“胜骧走天阙”一句,画面突然变得宏伟,“胜骧”指的是优良的马匹,而“走天阙”则是说这些马儿仿佛能行走于天际之上,让人想象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紧接着,“灭没下章台”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力量使得那些高耸的建筑物消失不见。

最后,“一入重泉底,千金市不回”则是说当事物一旦落入深泉之中,就如同价值连城的财宝永远无法取回。这两句可能在隐喻着某种不可逆转的命运或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力量与变化的世界。

作者介绍

敦煌人作品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偈三首·其一

无地无锥彻骨贫,利生深愧乏馀珍。

廛中大施门难启,乞与青山养病身。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八十四

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

眼里耳里,鼻里口里,频频出入,出入频频。

能言能唤,能屈能伸。能好能恶,能喜能嗔。

诸人若也未曾證据,便请證据,集云今日为汝保任。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六十

直下是,直下是。这边那边,满眼满耳。

绵绵兮长存,湛湛兮不痕,拟议依前隔海门。

(0)

鱼篮赞

鱍喇篮中活锦鳞,风前提起不辞频。

几回绕尽长沙市,卖与买人无买人。

(0)

危峰

似侧如攲杳霭间,冰棱剑刃不多争。

可中不是通玄顶,切莫粗心向上行。

(0)

偈二首·其二

万仞崖头打一推,待渠绝后复苏来。

活鱍鱍禅须自悟,万重关锁一时开。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