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兴二首·其二》
《漫兴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老虚无寂寞滨,圣朝乃复记遗民。

□摛温洛荥河笔,藻饰寒灰槁木身。

虽拜老龙呼学士,肯教夜鹤怨山人。

它时题向征西墓,道是先皇献纳臣。

(0)
注释
虚无寂寞滨:形容环境空旷寂静,滨临河边。
圣朝:指当时的政治清明时代。
遗民:指经历过战乱或政治变动后仍然存活的人。
摛温洛荥河笔:比喻文笔流畅如温润的洛水、荥河水。
藻饰:比喻修饰文字,使之华丽。
夜鹤:隐士的象征,夜晚的鹤孤独而高洁。
征西墓:可能是某位西征将领的陵墓。
献纳臣:指进献智慧或作品给朝廷的臣子。
翻译
在空寂的河边送别老友,圣明的朝代还记得我们这些遗民。
他用温润如洛水、荥河之笔,描绘出自己枯木般清冷的身躯。
虽然被尊为老龙(学者的敬称),我却不肯让山野之人(隐士)心生怨恨。
将来我会在征西将军的墓前题诗,表明我是为先皇贡献智慧的臣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漫兴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以及对故土和历史的深切怀念。

“送老虚无寂寞滨,圣朝乃复记遗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被世人所遗忘的老者、隐士或是边远地区的人们,由于圣明的朝廷开始注意到他们的存在而感到欣慰。

“□摛温洛荥河笔,藻饰寒灰槁木身。” 这里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文字比作温暖如春日的洛水之笔,将自己的身体比作被苔藓覆盖的古木。这样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与坚守。

“虽拜老龙呼学士,肯教夜鹤怨山人。” 这两句中,“老龙”和“夜鹤”都是古代隐逸之人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高洁脱俗之人的敬仰,以及愿意向他们学习的态度。

“它时题向征西墓,道是先皇献纳臣。” 这最后两句则透露了一种历史的深沉感和对过往的缅怀。诗人提及到了古代帝王在西边的陵墓,以及那些曾经忠诚侍奉君主的臣子们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捉月亭

荒亭高倚白云堆,槛外风涛入坐来。

万古仍悬波底月,祇今谁是谪仙才。

天留采石供汤沐,地拥三江佐举杯。

莫怪石尤羁客舫,为公端合再低回。

(0)

夏日王虞石侍御招同曾元鲁大参镇海楼宴集即席分韵

几载天南挹惠风,千秋玄赏竟谁同。

自公暇日诗偏丽,与客登楼兴不穷。

翠浪当筵浮绿蚁,白云拂槛系花骢。

干旄过处儿童舞,喜见祥乌绕碧丛。

(0)

送冯元成兵宪赍捧

曾从词苑把清芬,燕市相逢惬素闻。

露冕一方多异政,挥毫千古见雄文。

玉河声绕尧天迥,金鉴光从汉月分。

忠孝名家谁得似,治成争说小冯君。

(0)

黄家楼寄宿田家·其一

山行看欲晚,投宿到田家。

茅屋侵云气,绳床染雪花。

盘中供簌笋,门外即桑麻。

问客何方至,辚辚驷马车。

(0)

自哂懒成癖,幽栖独结茅。

酒钱贫亦得,诗兴病来抛。

白日少尘事,青云谢故交。

扶藜随所往,月色在松梢。

(0)

送苏孺子出宰新建·其二

言从京国去,把袂此宵分。

不识西山色,何如南浦云。

阁中思帝子,日下借神君。

别后能为政,佳声到处闻。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