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昌英叔觅松枝作日棚·其一》
《和昌英叔觅松枝作日棚·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先人手种一川松,为栋为杗似未中。

只合茅斋听驱使,为公六月唤秋风。

(0)
翻译
祖先亲手种植了一片松林,作为梁柱似乎还不够尽善尽美。
它们只适合在茅草小屋中听从调遣,到了夏天能为主人带来凉爽的秋风。
注释
先人:祖先。
手种:亲手种植。
一川:一片。
松:松树。
为栋为杗:作为梁柱。
似未中:好像还欠缺一些。
茅斋:简陋的小屋。
听驱使:听从调遣。
为公:为了主人。
六月:夏天。
唤秋风:带来秋风。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名为《和昌英叔觅松枝作日棚》。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朴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先人手种一川松”表达的是前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种植了整片松林,这些松树如今已长成为栋材和梁木,但似乎还未被完全利用。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

“为栋为杗似未中”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成长状态,尽管它们已经可以用来建造房屋,但似乎还没有达到最佳的使用时机。这不仅是对植物生长周期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待物待人的耐心和等待。

“只合茅斋听驱使”一句则转向了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愿意隐居于自然之中,以草舍为庵堂,倾听自然界的节奏。这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也体现出诗人追求简单、宁静的生活态度。

“为公六月唤秋风”最后一句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某种超脱。诗人希望在六月这炎热的季节中,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凉爽,这不仅是对自然气候变化的预感,更有追求精神上的清凉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写松树的成长、个人隐居生活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以及内心深处对于宁静与超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自新安江至钱塘舟行绝句·其八

界口东来水势宽,山夷水远到淳安。

溪船泊处乡音改,愁听敲篷夜雨寒。

(0)

为陈维立题画·其七

吾怪元道州,山水亦吾之。

峿台临浯溪,漫浪良可思。

(0)

海上和孟阳观伎诗次韵

但能取醉莫论文,春色阑珊已十分。

海上杨花空作雪,西陵松树蔼为云。

出船素面如纤月,倚槛红芳学茜裙。

堪恨风流不同赏,斩新诗句亦输君。

(0)

冬日同袁小修王幼度诸君集钟伯敬邸舍即事

苦寒长闭门,旭日动春意。

忽闻故人期,欣然先客至。

相知无新旧,解后关情事。

楚客谈支离,吴侬亦憔悴。

百年一夕间,灯深酒难醉。

出门限东西,欲别有馀思。

且喜寒更长,前街月未坠。

(0)

秋兴漫成六绝句·其三

绝巘寒藤垂古月,秋江过雨湿仙花。

柴门幽兴尤堪赏,遍遣银壶赊酒家。

(0)

长春观二首·其二

紫极清坛道士家,閒骑白鹿弄云霞。

萧台旖旎金光草,春殿虚无玉树花。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