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眠孤馆,更阑拥纸衾。
清风千里梦,明月一声砧。
素壁秋灯暗,红炉火夜深。
寒猿啼岭外,惹起故乡心。
有客眠孤馆,更阑拥纸衾。
清风千里梦,明月一声砧。
素壁秋灯暗,红炉火夜深。
寒猿啼岭外,惹起故乡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客在秋夜中孤独宿泊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清风千里梦”与“明月一声砧”的对比,展现了秋夜的寂静和深远,以及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丰富。同时,“素壁秋灯暗”、“红炉火夜深”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温馨与外界的凛冷形成鲜明对照,营造出一种幽闭而又温暖的氛围。
“寒猿啼岭外”一句,则以猿啼之声,传递出秋夜中的萧瑟感,同时也引起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惹起故乡心”,不仅表达了旅途中人对家的渴望,更深层次地触及了诗人内心对于温暖和归属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勾勒出一个秋夜里孤独却又充满情愫的旅人形象。其艺术魅力在于巧妙地将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相结合,创造了一幅诗意盎然、深邃静谧的秋夜图景。
秋光澄几牖,入夜有余清。
丛菊绚屋壁,环向各为情。
华镫更交辉,群蕊滋晶莹。
徵歌引羽商,箫管问瑶笙。
曲缓落轻尘,缥缈度新声。
气静欲息机,那复世味撄。
嗟彼利禄客,役役多所营。
何如付澹忘,杯酒慰平生。
微醺醒归路,天半斗参横。
南塘小儿弄兵戏,抹额红巾等山魅。
夜切人肝作脯甘,对裂轻缯如破絮。
杀人不死还等闲,随上军门求补吏。
山中日日报揭竿,百道军书勒簿尉。
簿尉何能令请行,牙兵几队趋山际。
昨日书来珍重看,云已破贼数十辈。
留之不可诛不胜,细作爰书别党类。
我闻此语心独欢,贤者宁不当如是。
呜呼作贼不死死者冤,民不作贼将徒然。
离居足忧端,忽忽苦无怿。
暌违感至今,提携念在昔。
执手既未卜,所愿眠食适。
顷者家邮至,言汝资药石。
置书坐沈吟,芒芒中怀迫。
移时取竟读,书言颇详覈。
比当发使时,汝体业已泽。
恐为虚见慰,此意苦难逆。
丛杂缄牍末,最后得手迹。
把读语良符,笔势更奕奕。
终古魂梦淆,连宵役精魄。
翘首望南云,安得双羽翮。
送我置汝傍,睹汝肥与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