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带平沙,丛篁映白花。
鸟啼人不见,春尽客思家。
野水带平沙,丛篁映白花。
鸟啼人不见,春尽客思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野外的自然风光图。"野水带平沙,丛篁映白花",开篇即展现出一片广阔而平缓的沙地,与蜿蜒流淌的河水相接,远处竹林中的白色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然而,这种宁静之中却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接着,“鸟啼人不见”,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的对比,鸟儿的啼鸣声清晰可闻,但人影却难觅踪迹,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又孤独的氛围。这种孤独感并非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冷清,而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某种缺失的感慨,或许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家的思念,或许是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春尽客思家”是全诗的情感核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人意识到自己身在他乡,无法与家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光,心中不免生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思念。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深刻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思乡情怀。
东湖之岸云树林,仙人楼阁长阴阴。
秋涛春涨岩洞坼,风宵雨昼蛟龙吟。
久从斑竹聆湘瑟,更向苍梧访舜琴。
苍梧一去三千里,明公突兀高门起。
富贵天涯重首丘,岁时堂下悲流水。
亹亹寻源苦不置,悠悠注海情无已。
故渚今池宛相似,卜筑题名总为此。
此地移家几十秋,风光如在楚江头。
谁云信美非吾土,委心大观皆虚舟。
已成新第象桑梓,更营别墅依汀洲。
神皋奥区表灵异,回溪复嶂围深幽。
花竹岂徒恣萧散,宫墙直欲备藏修。
诸生四方远亲就,群书万卷纷校雠。
县钟待叩有馀响,提刀迎解无全牛。
横经独拥皋比坐,乘兴时披鹤氅游。
达者升堂许游夏,爱客扫径延羊求。
一丘一壑岂足系,时止时行不自由。
悬车欲卧弓旌迫,鸣驺已出亭台留。
千年科斗守箧笥,四时猿鹤司松楸。
只今霄汉梦江滩,觉来枕簟失风湍。
山中怅忆八公桂,泽畔空怀九畹兰。
四海苍生未肯释,何日东山归谢安。
《东湖书院歌》【明·王廷陈】东湖之岸云树林,仙人楼阁长阴阴。秋涛春涨岩洞坼,风宵雨昼蛟龙吟。久从斑竹聆湘瑟,更向苍梧访舜琴。苍梧一去三千里,明公突兀高门起。富贵天涯重首丘,岁时堂下悲流水。亹亹寻源苦不置,悠悠注海情无已。故渚今池宛相似,卜筑题名总为此。此地移家几十秋,风光如在楚江头。谁云信美非吾土,委心大观皆虚舟。已成新第象桑梓,更营别墅依汀洲。神皋奥区表灵异,回溪复嶂围深幽。花竹岂徒恣萧散,宫墙直欲备藏修。诸生四方远亲就,群书万卷纷校雠。县钟待叩有馀响,提刀迎解无全牛。横经独拥皋比坐,乘兴时披鹤氅游。达者升堂许游夏,爱客扫径延羊求。一丘一壑岂足系,时止时行不自由。悬车欲卧弓旌迫,鸣驺已出亭台留。千年科斗守箧笥,四时猿鹤司松楸。只今霄汉梦江滩,觉来枕簟失风湍。山中怅忆八公桂,泽畔空怀九畹兰。四海苍生未肯释,何日东山归谢安。
https://shici.929r.com/shici/31YuKqPDf.html
倚楼窗。甚迢迢波影,绿到旧湖乡。
界白成烟,飘青作雨,抵他半幅潇湘。
知耐了、多番吟眺,只留双、冷眼付鸳鸯。
十二真珠,捲来天际,应怕思量。
我亦梦魂飞去,便山腰水尾,都是回肠。
鹭顶千丝,鸥心一点,等闲逗起凄凉。
拟准备、风前蓑笠,问故人、几个在渔庄。
空对桃花潭色,忆著汪郎。
灏气收残暑。恰金飙、夜来染就,小山幽树。
丛桂离离香满径,正值秋棠开处。
掩映也、倍添娇妩。
红烛三条围锁院,记妲娥、不肯相怜取。
平生恨,那堪数。思量旧事多如雨。
忆前生、婆娑曾在,清虚之府。
沦谪红尘三十载,却羡广寒清苦。
忘不了、花阴玉兔。
月到中秋光定满,折花枝、吾欲骖鸾去。
再快作,霓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