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三年,醉帽吟鞭,锦囊诗卷长留。
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
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
笑千篇索价,未抵蒲萄,五斗凉州。
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书端可消忧。
浑未办、倾身一饱,淅米矛头。
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吴牛。
晚天凉也,月明谁伴,吹笛南楼。
马上三年,醉帽吟鞭,锦囊诗卷长留。
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
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
笑千篇索价,未抵蒲萄,五斗凉州。
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书端可消忧。
浑未办、倾身一饱,淅米矛头。
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吴牛。
晚天凉也,月明谁伴,吹笛南楼。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雨中花慢·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从词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词人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马上三年,醉帽吟鞭,锦囊诗卷长留",形象地展现了词人骑马游历,以诗酒自娱的生活状态,而"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则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预示着词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路途遥远且未知,"笑千篇索价,未抵蒲萄,五斗凉州",借典故表达自己的才华虽高,但不如葡萄美酒更能慰藉心灵。"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书端可消忧",表达了词人渴望归隐,以琴酒自乐,忘却忧虑的愿望。
然而,词人并未完全放下,"浑未办、倾身一饱,淅米矛头",暗示生活的艰辛,连温饱都难以保障。"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吴牛",运用比喻,形容自己身心疲惫,如同受伤的雁和劳苦的耕牛。最后,词人在凄凉的夜晚,独自登上南楼,无人陪伴,只能在月光下吹笛,寄托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又有落寞无奈之感,充分体现了辛弃疾词作的丰富内涵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四方上下忽相从,君信西来我信东。
剡雪不乘清夜兴,军山依旧梦魂中。
合离有数机如发,岁月无情鬓欲翁。
斜照一林云百树,吟筒翻作递愁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