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热方亭午,浓阴忽半空。
众蝉瘖急雨,独鹞攧高风。
过湿蔬争绿,矜晴果骤红。
树凉宜就饮,残滴入樽中。
极热方亭午,浓阴忽半空。
众蝉瘖急雨,独鹞攧高风。
过湿蔬争绿,矜晴果骤红。
树凉宜就饮,残滴入樽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来临的景象,通过对比鲜明的光线和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对环境反应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极热方亭午,浓阴忽半空。" 开篇两句写出了烈日当空,阳光灼热之际,突然间天空布满了厚重的云朵,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暴雨。这两者的对比,不仅强调了气候变化的急遽,而且也为接下来的描写埋下了伏笔。
"众蝉瘖急雨,独鹞攧高风。" 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暴雨面前,小虫类如蝉都躲藏起来,而鹞鸟却乘着狂风翱翔,它的这种行为似乎在表达一种不畏强暴、与世无争的情怀。
"过湿蔬争绿,矜晴果骤红。" 雨水过后,一切生长着的植物都变得更加鲜绿,而果实也因雨水的滋润而更加鲜艳。这两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生命力旺盛、万物复苏的情趣。
"树凉宜就饮,残滴入樽中。"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雨后的凉爽之下,享受着清凉的美酒,余味无穷。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享受,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即便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中,也能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
凤台却望桑麻川,残僧孤客同一年。
我穷自取君更苦,只有布袜青行缠。
松楠阴阴水边寺,一饷款寻香火缘。
笔端落尽蔬笋气,胸次不留荆棘田。
穷冬衣褐露黑肘,半夜风雪寒诗肩。
时于连床乞被卧,睡到日午钟鱼传。
今朝别我眉色好,得得西谒骑鲸仙。
自云老矣世涂熟,独有此老无人怜。
更须南去共舟楫,竹火江茶谭夜禅。
书生总不羁,岂是谬进取。
偶然一舟具,初不作出处。
三年客江湖,风浪恣掀舞。
君门九天上,一一守菟虎。
是间无先容,何忍弃外府。
万卷久已破,一字未及吐。
归来赋蜀都,笔下带吴语。
传闻两坑石,妙处天可补。
试遣长须来,拜赐君已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