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后篇》
《喜雨后篇》全文
明 / 张琦(君玉)   形式: 古风

士申祈得丰,续熟望癸酉。

以为官府职,渐举百废后。

去冬孟仲月,远入是岁首。

百日不一霖,天汉净如帚。

民曰吾小人,立计春最厚。

床头种子白,撤土日巳久。

滋润不相济,田容白□剖。

予乃召民言,罪在予德丑。

我民不吾释,如纩挟之肘。

吾亦矜吾民,如身卧在疚。

南衢畚草壤,北巷辟鸡狗。

入山颡龙湫,拜道麈杨柳。

林公真宰心,恭敬尤不苟。

汤饼慰饥渴,士吏遍入口。

舁龙入雩庭,感应捷桴缶。

续日便得雨,人稍事南亩。

寮属益精虔,誓公各勿负。

终然动帝衷,霶霈喜大授。

河流无高平,牛马失来走。

缥缥驰云师,曳曳鸣电母。

千村乐新作,百农应歌吼。

会当起仓积,且毋辨筲斗。

隔雨闻农谈,亹亹及太守。

我今老且慵,于汝力何有。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诗人张琦(君玉)对喜雨的深切感受与喜悦之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官府为求得雨水所采取的种种虔诚行动。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开篇“士申祈得丰,续熟望癸酉”,点明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特定年份的期待。接着,“以为官府职,渐举百废后”则表达了官府在治理过程中,逐步恢复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决心。通过“去冬孟仲月,远入是岁首”到“民曰吾小人,立计春最厚”,描绘了从冬季到春季,农民们精心准备播种的情景,但遭遇了长时间的干旱,土地干涸,种子无法得到应有的滋润。

面对困境,诗人“予乃召民言,罪在予德丑”,自责未能妥善解决干旱问题,体现了其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随后,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如“南衢畚草壤,北巷辟鸡狗”、“入山颡龙湫,拜道麈杨柳”等,展现了官府与民众共同祈雨的虔诚态度。

“林公真宰心,恭敬尤不苟”一句,赞美了官员们在祈雨过程中的真诚与努力。通过“汤饼慰饥渴,士吏遍入口”、“舁龙入雩庭,感应捷桴缶”等描述,展现了祈雨仪式的庄重与效果的迅速显现——“续日便得雨,人稍事南亩”。

诗中最后部分“寮属益精虔,誓公各勿负”表达了众人对祈雨成功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终然动帝衷,霶霈喜大授”则暗示了上天的恩赐,带来了丰沛的雨水。“河流无高平,牛马失来走”描绘了雨水充沛后的景象,河流不再因干旱而干涸,牛马也得以自由地饮水。

“缥缥驰云师,曳曳鸣电母”形象地描绘了雨水降临的壮观景象,仿佛是云师驰骋、电母鸣叫。最后,“千村乐新作,百农应歌吼”表现了村民们在雨水后的欢欣鼓舞,以及对丰收的期待。“会当起仓积,且毋辨筲斗”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粮食丰收,不必再为粮食的计量而烦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张琦(君玉)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七夕

鹊归燕去两悠悠,青琐西南月似钩。

天上岁时星右转,世间离别水东流。

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

苏小横塘通桂楫,未应清浅隔牵牛。

(0)

诗三百三首·其十四

城中娥眉女,珠佩珂珊珊。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0)

春宵览月

月生东荒外,天云收夕阴。

爱见澄清景,象吾虚白心。

耳目静无哗,神超道性深。

乘兴得至乐,寓言因永吟。

(0)

送钟员外

丽汉金波满,当筵玉斝倾。

因思频聚散,几复换亏盈。

光彻离襟冷,声符别管清。

那堪还目此,两地倚楼情。

(0)

观锡宴

倾朝朱紫正骈阗,红杏青莎映广筵。

不道楼台无锦绣,只愁尘土扑神仙。

鱼衔嫩草浮池面,蝶趁飞花到酒边。

日暮骅骝相拥去,几人沉醉失金鞭。

(0)

天台道中示同行

八重岩崿叠晴空,九色烟霞绕洞宫。

仙道多因迷路得,莫将心事问樵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