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汉金波满,当筵玉斝倾。
因思频聚散,几复换亏盈。
光彻离襟冷,声符别管清。
那堪还目此,两地倚楼情。
丽汉金波满,当筵玉斝倾。
因思频聚散,几复换亏盈。
光彻离襟冷,声符别管清。
那堪还目此,两地倚楼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萧彧的《送钟员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感慨和深情。
"丽汉金波满,当筵玉斝倾。"
这一联中,“丽汉金波”指的是美丽的河水波光,形容江河之美;“当筵玉斝倾”则是用宴席上的酒杯比喻友情的浓厚和聚会时的欢乐。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这次聚会的珍视之情。
"因思频聚散,几复换亏盈。"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聚散无常的感伤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通过“频聚散”、“换亏盈”的词语,传递出一种无法挽留的哀愁。
"光彻离襟冷,声符别管清。"
这里,“光彻离襟冷”形容离别时的凄凉气氛;“声符别管清”则是指送别之际,音乐的声音在空中回荡,显得格外清脆和哀伤。这两句通过对环境与声音细节的刻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氛围。
"那堪还目此,两地倚楼情。"
最后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承受离别之痛的心情,以及对于远方朋友的牵挂和思念。“两地倚楼情”特别强调了跨越空间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通过对景象与情感的精妙描绘,传递出了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和离别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春风荣万木,此卉异常葩。
海角逢三月,僧房见五花。
馨香惊俗眼,灿烂照高牙。
公子休追赏,如来会上誇。
世俗争知竞冶容,纷纷墙穴交相从。
谁知亦有秉正色,奉养辛勤供织舂。
过期不嫁心不悔,偃蹇数夫终德配。
君不见兰生林下久含章,得时可以充君佩。
李子久不调,慷慨多雄辞。
题为宝剑篇,赠我何足知。
我为读数过,因之重嗟咨。
尚方愿赐有朱云,櫑具带剑有不疑。
云也安能斩张禹,曼倩脱或逢胜之。
君才固有用,我病且复衰。
谁能长佩矜陆离,但取短铗歌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