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珑。
可怜卢大担柴者,拾得骊珠橐籥中。
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珑。
可怜卢大担柴者,拾得骊珠橐籥中。
这是一首表达禅宗哲理的诗句,通过对色空关系的描述,探讨事物的本质和现象。"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珑"这两句是说色彩与虚空并非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复杂,也就是说,这种真实的颜色在空无之中自然展现,不需要装饰。
接下来的"可怜卢大担柴者,拾得骊珠橐籥中"则通过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哲理。卢大是一位挑柴火的人,他不经意间从杂乱的柴草中拾得珍贵的骊珠,这里象征着在日常生活的平淡中发现真理和智慧。
诗句中的"担柴者"指的是挑选柴火的人,通常是形容劳作而又微贱的工作,但这里却意外地成为了发现宝物的机会。骊珠则是一种美丽珍贵的珠宝,而橐籥中意味着在不起眼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这种对比和象征,表达了禅宗对于寻找真理应透过现象看本质,顺其自然,不必强求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贯休对于生活中每一个角落都可能蕴含智慧和美好的态度。
井梧一叶银床早。碧云天、画楼秋到。
竹外淡烟霏,障满地、斜阳最好。
豆花凉蔓战西风,浑不似、春寒料峭。
高树晚蝉呜,时诉出、凄凉调。荷花半倚闲池沼。
想岩壑、桂花香渺。天意谢繁华,怕白露、暗催秋老。
罗衾不奈乍凉宵,有花底、乱虫啼晓。
清梦醒来时,一点残灯袅。
梦亦不到海外乱山之中,炎歊来往于烟雨寂寞之空濛。
上雾下湿天日暗,溪谷岚气瘴毒侵鸡肋之微躬。
斫竹为床聊偃仰,破壁僧房吼夜风。
撼枕声喧溪水激,奔腾万马无停息。
古人五月渡泸勤,嗟余何事此间数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