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情偈三首·其二》
《道情偈三首·其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珑。

可怜卢大担柴者,拾得骊珠橐籥中。

(0)
注释
非色:超越了色彩。
非空:不是空无一物。
非不空:也不是完全空缺。
空中真色:隐藏在空中的真实色彩。
不玲珑:不显眼,不清晰。
卢大:人物名,可能是虚构的。
担柴者:挑柴的人。
拾得:偶然得到。
骊珠:比喻珍贵之物。
橐籥:口袋或袋子。
翻译
它既非颜色,也非虚无,更非全然空无,空中的真实色彩并不显眼。
卢大这个人,是个挑柴的人,他意外地在口袋里找到了一颗珍贵的骊珠。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禅宗哲理的诗句,通过对色空关系的描述,探讨事物的本质和现象。"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珑"这两句是说色彩与虚空并非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复杂,也就是说,这种真实的颜色在空无之中自然展现,不需要装饰。

接下来的"可怜卢大担柴者,拾得骊珠橐籥中"则通过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哲理。卢大是一位挑柴火的人,他不经意间从杂乱的柴草中拾得珍贵的骊珠,这里象征着在日常生活的平淡中发现真理和智慧。

诗句中的"担柴者"指的是挑选柴火的人,通常是形容劳作而又微贱的工作,但这里却意外地成为了发现宝物的机会。骊珠则是一种美丽珍贵的珠宝,而橐籥中意味着在不起眼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这种对比和象征,表达了禅宗对于寻找真理应透过现象看本质,顺其自然,不必强求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贯休对于生活中每一个角落都可能蕴含智慧和美好的态度。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山亭宴.立秋

井梧一叶银床早。碧云天、画楼秋到。

竹外淡烟霏,障满地、斜阳最好。

豆花凉蔓战西风,浑不似、春寒料峭。

高树晚蝉呜,时诉出、凄凉调。荷花半倚闲池沼。

想岩壑、桂花香渺。天意谢繁华,怕白露、暗催秋老。

罗衾不奈乍凉宵,有花底、乱虫啼晓。

清梦醒来时,一点残灯袅。

(0)

望江南·其二本意

江南小,近日不藏春。

朱户半开眠宿酒,粉娥成队散轻尘。弦管正愁人。

(0)

秋思

豪情愿逐五陵游,琴剑飘零志未酬。

万里西风吹去雁,一天明月送行舟。

狂吟欲夺长江槊,沽酒难消野店秋。

毕竟壮心浇不尽,拼将沈醉唱凉州。

(0)

将往台湾次韵兰卿赠·其一

觚棱昨夜梦瀛洲,踪迹无端出九州。

历历风烟诸岛碎,茫茫星斗四天浮。

题诗剩欲誇奇观,报国何曾效细流。

回首中原青一发,祇应西北倚高楼。

(0)

春城送别

剪烛窗西话旧情,春风无故速晨征。

琴心碎断弦三叠,骊曲悲歌响一声。

云里半肩书担古,沙头十里马蹄轻。

长亭别后人归去,顾影惟随片月明。

(0)

入山歌·其一

梦亦不到海外乱山之中,炎歊来往于烟雨寂寞之空濛。

上雾下湿天日暗,溪谷岚气瘴毒侵鸡肋之微躬。

斫竹为床聊偃仰,破壁僧房吼夜风。

撼枕声喧溪水激,奔腾万马无停息。

古人五月渡泸勤,嗟余何事此间数晨夕。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