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山出月,月沈时,犹未歇。
却缘何事怨声频,泣洒春花满山血。
传言望帝失褒斜,春魂化鸟不归家。
不知此地至今日,凡几得之凡几失。
子规啼,山出月,月沈时,犹未歇。
却缘何事怨声频,泣洒春花满山血。
传言望帝失褒斜,春魂化鸟不归家。
不知此地至今日,凡几得之凡几失。
这首诗描绘了子规鸟的哀鸣与山中月色的交融,营造了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子规鸟频繁的啼叫和对春花的哭泣,表达了对失去家园与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和哀伤。诗中的“望帝失褒斜”引用了古代神话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暗示了子规鸟因某种原因无法返回故乡的悲惨命运。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朝筑城,暮筑城,筑城欲高高辄崩。
江南五月盛霖雨,随崩随筑人人苦。
大家筑城多卖田,小家卖产来助钱。
朝筑一寸暮一尺,尽是齐民膏血积。
争道城高可防贼,民力已穷何所益。
君不见陛下盛德犹如天,四海一家千万年。
金汤之固非所恃,何乃坐令民力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