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舆窈窕入山家,一道溪流浅见沙。
春色不因寒意少,冷烟和雨澹梅花。
扶舆窈窕入山家,一道溪流浅见沙。
春色不因寒意少,冷烟和雨澹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山间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赭亭山白云寺周边的自然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扶舆窈窕入山家”,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蜿蜒曲折的小路比作引导人们进入幽静山居的使者,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
接着,“一道溪流浅见沙”一句,通过描绘清澈见底的溪水与细软的沙滩,展现了山间流水的纯净与宁静之美。这样的景致,让人仿佛能听到潺潺流水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春色不因寒意少”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并不因冬日的寒冷而减少,暗示着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界的循环更替,即使在严冬之后,春天总会带来生机与希望。
最后,“冷烟和雨澹梅花”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冷烟与细雨交织,为淡雅的梅花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同时也赋予了梅花坚韧不拔的品格。梅花在寒冷中绽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前文的春色相呼应,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力量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被命经营始,鸠工结构初。
深严开殿奥,高敞称楼居。
室外飞檐巘,岩隈下屋渠。
钟声薄霄汉,祠事走邱墟。
遁世谁能洒,登高迥莫如。
鹤游三岛驾,人望五云车。
绮井风光润,疏寮月影舒。
威仪模紫极,形势巩堪舆。
池有泉球旧,坛空级石馀。
霓旌那复下,绛简更谁书。
童子追前躅,愚生泣太虚。
烟霞犹赫奕,松竹自扶疏。
封号方连进,休祥已密储。
跻兹仁寿域,率土庆于胥。
乘槎征路接天潢,笑指龙沙一线长。
万里归来心似铁,岁寒松柏要经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