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漏丁丁乙夜时,几馀随地读书宜。
孔颜乐处谁寻得,羲皇上人我不为。
两字中庸常抱愧,千秋兴废每遐思。
蛟炉篆袅忘怀永,不觉花棂魄影移。
行漏丁丁乙夜时,几馀随地读书宜。
孔颜乐处谁寻得,羲皇上人我不为。
两字中庸常抱愧,千秋兴废每遐思。
蛟炉篆袅忘怀永,不觉花棂魄影移。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读书的情景,流露出作者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首句“行漏丁丁乙夜时”,以“丁丁”之声形容漏壶滴水的声音,形象地勾勒出深夜静谧的读书场景。接着,“几馀随地读书宜”表达了作者随时随地都能沉浸在书海中的自在心境。
“孔颜乐处谁寻得,羲皇上人我不为”两句,借孔子和颜回的快乐生活与古代先贤的超然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自我反思。这里既有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也有对现实自我状态的审视。
“两字中庸常抱愧,千秋兴废每遐思”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在追求中庸之道上的自我反省,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这两句既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探索。
最后,“蛟炉篆袅忘怀永,不觉花棂魄影移”描绘了一幅沉浸在书卷之中的画面,炉烟袅袅,时光流逝而不觉,仿佛与世隔绝。这不仅是对读书乐趣的赞美,也是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深夜读书时的心境变化,从对知识的渴求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再到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毕生穷六经,垂成未及用。
知名仅里廛,益滋吾道痛。
积痗恐伤性,饮酒托驰纵。
频以未了志,太息语群从。
西风一夜寒,乌巢有霜冻。
元灯不续心,残炷堕如梦。
讣及贱子闻,迟疑未敢恫。
分明讲易堂,柈杅昨犹共。
遗孤瘦可怜,衣垢衽皆缝。
依依寡母怀,索饵但知弄。
房隅旧箧书,破碎与尘葑。
缕然心血存,谁来职釐综?
庭梧百尺凋,上有乱云瞢。
下有残蟪声,凄宵语苔空。
临台置酒,脱我宝刀。孤隼下睨,白云天高。
天高野平,故人千里。华灯夕堂,芳宴未已。
春棠媚鄂,回风引之。峨削翠,绕以清漪。
狐兔悲泣,冠飘盖零。公子东去,剑气夜青。
野田有雀,其鸣啁嘈。苞凤振采,琅玕九霄。
禾黍其槁,天降民饥。空城多杞棘,日莫将安依?
天苏民饥,沛尔以甘雨。
顾彼野田,黄雀啁嘈自相语。鹰食之,毛骨吐我。
珠网罗之,雕笼或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