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变化亦何常,不在他生与彼方。
病后公羊哀作虎,顾时司马懿为狼。
龙眠顿长参天木,龟老犹支病叟床。
又有此曹惟奈久,非干天地日偏长。
人间变化亦何常,不在他生与彼方。
病后公羊哀作虎,顾时司马懿为狼。
龙眠顿长参天木,龟老犹支病叟床。
又有此曹惟奈久,非干天地日偏长。
这首诗《偶题》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揭示了世间人事无常、变化莫测的主题。
首联“人间变化亦何常,不在他生与彼方。”开篇即点明主题,指出人间世事变化之不可预测,并非源自于来生或远方,强调了变化的普遍性和不可控性。
颔联“病后公羊哀作虎,顾时司马懿为狼。”运用典故,以历史人物公羊哀和司马懿为例,说明即使在病愈之后或特定时刻,原本温和的人物也可能展现出凶猛的一面,形象地描绘了人性中善恶并存、复杂多变的特性。
颈联“龙眠顿长参天木,龟老犹支病叟床。”进一步通过自然界的生物——龙和龟,来象征事物的成长与衰老。龙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参天大树,象征着迅速成长的力量;而龟虽年老但仍能支撑病弱老人的床榻,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思考。
尾联“又有此曹惟奈久,非干天地日偏长。”总结全诗,指出世间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料和控制的事物,这些并非单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是源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一句深化了对主题的探讨,强调了面对世间变化时的无奈与接受。
整体而言,《偶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世间变化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