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昌化令张侯瑞应册》
《题昌化令张侯瑞应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大明天子坐明堂,山陬海澨遐哉荒。

悲翠珠贝走上方,有邑淳简儋之昌。

厥侯为政古循良,则壤惟赋均且详。

鞭笞不事民乐将,桄榔树下课农桑。

有雨随车濡瀼瀼,散之原野尽天浆。

禾登于垄谷盈厢,民之乐只帝力忘。

槟榔椰实树千章,更于其下牧牛羊。

使君何必下琴堂,八风六律调宫商。

雁鸿中泽鸣载翔,鸮食其葚音则臧。

草不知风波不扬,三秀晔晔产芝房。

金砂淘粒蚌舒光,丰碑洗出峻灵王。

再拜稽首神固藏,公无渡河河汤汤。

须臾汔济河断梁,民加其额公寿康,公曰偶尔未为祥。

即今奏最上岩廊,天子曰嗟尔化昌,御屏定书昌化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昌化县令张侯治理地方的政绩与瑞应景象,展现了其仁政与百姓生活的和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来衬托张侯的德政,如桄榔树下课农桑、雨随车濡、禾登谷盈、牛羊满地等,生动展现了农业社会的繁荣景象。

“鞭笞不事民乐将”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张侯以德治国,不需严刑酷法,百姓自得其乐的情景。“使君何必下琴堂”则表达了张侯无需借助外在形式,如琴堂音乐,其德政已深入人心,自然调和了八风六律,使得整个社会和谐有序。

诗中还提到了自然界的祥瑞现象,如雁鸿中泽的飞翔、鸮食其葚的声音、三秀芝房的生长、金砂蚌光的显现等,这些都象征着张侯政绩卓著,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与认可。

最后,“御屏定书昌化张”一句点明了张侯的政绩被记录在天子御用的屏风上,成为昌化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其德政对地方的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明朝时期一位贤能县令的政绩与地方的祥瑞景象,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官员德行与政绩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挽汾阳何北园二首·其一

宇宙千年暮,丘山一老遗。

头因忧世白,体为哭亲羸。

明月落何处,清风归去时。

英魂招不返,回首北邙噫。

(0)

和虚谷韵简唐月心

平生自分只虞毗,况是而今一槁枝。

江左何人谭太极,洛阳有客赋新诗。

物情于我真疏矣,吾道非公谁与斯。

未必梅边柳索笑,微言好与共参之。

(0)

送人

扊扅咿哑语风竹,抱琴年少如红玉。

湘山马背弓刀尘,三年归来门户俗。

爱君不肯憎家鸡,期君树立终嵬巍。

媚渊润水发至宝,万里转轴辞门畿。

故山西风动禾黍,檠灯坐凉日卓午。

而翁问我今行藏,一榻牛衣映秋雨。

(0)

翠萝亭书事

万壑初收雨,鸦声唁客劳。

溪寒鱼队散,秋静鸟行高。

碧嶂前兼后,青猿断更号。

捲帘双眼远,绕舍绿周遭。

(0)

冽井

冽彼井泉,莲华斯名。有美一人,于焉载沈。

夫也不二,昊天曰明。父之我爱,曷慰我心。

冽彼井泉,莲华其号。有美一人,于焉是蹈。

琴瑟既合,载言载笑。父母不允,中心悼悼。

有冽彼泉,弦歌之东。所谓伊人,宛在其中。

我心既得,皇恤我躬。匪一死之,义之从容。

有冽彼泉,在弦歌内。所谓伊人,之死靡悔。

人孰不死,我无昧昧。是心之存,炯千万载。

(0)

古出塞

初说戍渔阳,俄传出定襄。

朝朝征马过,春草不曾长。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