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沸地炉红,茶香鼻观通。
明灯三尺几,矮屋四围风。
嗜好怜书蠹,支离傍药笼。
客心如落月,终夜照湘东。
鼎沸地炉红,茶香鼻观通。
明灯三尺几,矮屋四围风。
嗜好怜书蠹,支离傍药笼。
客心如落月,终夜照湘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简陋居所中,面对地炉之上的沸腾茶水与明亮灯光,内心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鼎沸地炉红”以“鼎沸”形容地炉中火势旺盛,炉内茶水翻滚,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热烈的氛围。接着,“茶香鼻观通”一句,通过嗅觉的细腻感受,将茶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谐地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雅致。
“明灯三尺几,矮屋四围风”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寒风的侵袭,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身处简陋环境中的孤独与坚韧。这里,“三尺几”可能是指桌案的长度,强调了空间的狭小;“四围风”则描绘了四周寒风呼啸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嗜好怜书蠹,支离傍药笼”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他喜爱阅读,甚至对书中的虫子(书蠹)都充满怜悯之情,这反映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尊重。同时,他身体状况不佳,需要依赖药物维持健康,这一细节体现了生活的不易与坚韧。
最后,“客心如落月,终夜照湘东”一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的心情如同夜晚的月亮,虽然孤独却能照亮远方,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光明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单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
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
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
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
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
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
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
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
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
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
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
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
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赠怀一上人》【唐·崔颢】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https://shici.929r.com/shici/UgZI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