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弃妇》
《弃妇》全文
唐 / 曹邺   形式: 古风

嫁来未曾出,此去长别离。

父母亦有家,羞言何以归。

此日年且少,事姑常有仪。

见多自成丑,不待颜色衰。

何人不识宠,所嗟无自非。

将欲告此意,四邻已相疑。

(0)
注释
嫁来:出嫁。
未曾:从未。
此去:此次离去。
长别离:长期分离。
父母:双亲。
何以:凭什么。
年且少:年纪尚轻。
事姑:侍奉婆婆。
自成丑:自然懂得美丑。
颜色衰:容颜衰老。
所嗟:令人叹息。
无自非:没有值得夸耀的事。
告此意:表达这种心情。
四邻:邻居们。
相疑:猜疑。
翻译
嫁来时还未曾离开过家乡,这次却要长久地分别。
父母也有自己的家,我羞于启齿如何再回去。
如今年纪尚轻,侍奉婆婆时常保持恭敬礼节。
见过世面后自然懂得美丑,不必等到容颜衰老。
谁人不知宠爱之深,只是遗憾自己没有值得夸耀的事。
想要倾诉这些心情,却发现邻居们已经对我有所猜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丈夫遗弃的妇女的悲哀心境。她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嫁入夫家后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尊重,现在面临长期的别离,更感到羞愧难言,因为她无法向父母解释自己的处境。诗中的“事姑常有仪”暗示了古代社会对妇女严格的行为规范,女子即使遭遇不幸,也不得不遵循这些礼节。

“见多自成丑,不待颜色衰”一句,表明她的内心已经受尽委屈,容颜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而这并非因年龄渐长所致。诗中的“何人不识宠,所嗟无自非”则是她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似乎在质问为什么自己会遭遇这样的待遇。

最后,“将欲告此意,四邻已相疑”表达了她想要倾诉内心苦楚,但周围的人已经开始议论,使她的处境更加尴尬和孤立。这首诗通过深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所面临的社会压力。

作者介绍
曹邺

曹邺
朝代:唐   字:业之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生辰:约816~875

曹邺(816~?),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猜你喜欢

蕉林

愁怀常把酒,爱此满林玉。

风回舞袖翻,欲近纱窗绿。

(0)

看剑亭,为曹将军赋

此剑名家已数传,为曾与国净风烟。

闻鸡起舞非今日,对酒闲看忆往年。

三尺神光遗电影,一函宝气閟星躔。

章江曰夜东流去,亭下题诗重惘然。

(0)

示山中白雪牛

耕田世界绝纤尘,白玉毫光照烂银。

芦叶膝边穿得过,天花背上落来匀。

狂踪未定难明性,妄想俱空始见身。

蓦直络头如不错,也须惭愧执鞭人。

(0)

舟中寄谢别峰、南翁二尊师

为师倾倒尽双瓶,船过柯亭酒始醒。

索笑始知高士去,题诗犹爱越山青。

交情旧雨同新雨,世事长亭复短亭。

恨是柳遮楼上笛,只教向秀隔烟听。

(0)

次韵张都事

老却樊川杜牧之,风流谁赋柳丝丝?

不关请告来归早,惟恐寻春去较迟。

画舫行时长载酒,粉墙到处即题诗。

至今留得狂名在,唯有纤腰弟子知。

(0)

送张丞之汤阴

试官知在两河间,此别车辕未可攀。

万树秋风古台路,数峰晴雪太行山。

瓮头黄酒封春色,叶底红梨染醉颜。

尽解腰缠供一醉,扬州谁见鹤飞还?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