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惠泉僧舍》
《寓惠泉僧舍》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日日呼童汲活池,九龙峰下缓归期。

无胶可变漕渠浊,翻笑塘船忍渴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惠泉僧舍的生活情景,通过日常的汲水活动,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首句“日日呼童汲活池”,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每日清晨,呼唤孩童去活水池汲水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这里的“活池”暗示了水源的鲜活与生机,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次句“九龙峰下缓归期”,将场景扩展至九龙峰下,暗示了水源地的地理位置,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闲、从容的生活节奏。“缓归期”则表达了对时间的不急不躁,对生活节奏的把握,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第三句“无胶可变漕渠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活水比作“无胶”,强调了其清澈、纯净的特点,与后文的“漕渠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活水的珍贵与价值。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即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白是多么不易。

最后一句“翻笑塘船忍渴时”,以反讽的口吻,将目光转向了塘船上的舟人。在干旱或缺水的季节,塘船上的舟人不得不忍受干渴之苦,而与此相比,活水的存在显得尤为宝贵。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舟人的同情,也进一步强调了活水的珍贵与重要性,以及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虞美人七首·其一

药炉烟瘦如香篆。不把重帘卷。

小鬟低语客来时,记得玉人扶病下楼迟。

潇潇怕听吴娘曲。夜雨明金屋。

零花一寸冷秋红,只问海棠何事嫁西风。

(0)

绿意二首·其二

春空梦寂。又一帘翠羽,香绣苔迹。

换了年韶,依旧伤心,怕过踏青时节。

天涯不恨无芳草。恨去马、玉鞭飞疾。

盼画堤、柳眼多情,只是少年堪惜。蘋迹丝风袅袅。

縠纹起、绉水都似愁碧。

天远青山,人远青楼,怅望暮云无色。

罗窗便有销魂意,奈薄暝、絮烟堆积。

待十年、杜牧重来,鬓影也应萧瑟。

(0)

春心.六首·其二

片片清霜叶叶云,梨花嫌冷絮嫌温。

何人策马来相过,双燕归时尽掩门。

(0)

荆州杂诗六首·其三

流落燕州日,疏狂楚国身。

无金难作客,多病况逢春。

白发犹公道,清尊不负人。

相逢无狗监,投策莫于秦。

(0)

忆弟

忽是青春别,难堪白日移。

江山一弟远,鸿雁尺书迟。

湖上又芳草,淮南多桂枝。

池塘尊酒夜,知尔重相思。

(0)

白头吟

君从何处来,遗我明月珠。

明珠亦何为,可以照光仪。

光仪君不顾,照之令心悲。

君从何处来,遗我绿绮琴。

琴声亦何为,可以扬芳音。

芳音君不听,弹之伤我心。

君从何处来,遗我紫鸶笙。

鸶笙亦何为,可以扬清声。

清声君不聆,吹之感我情。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