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平路作三首·其二》
《东平路作三首·其二》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古风

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

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

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

(0)
注释
明时:太平盛世。
好:喜好,热衷。
画策:策略,计谋。
干:影响,求取。
王公:高官。
今日:现在。
无成事:一事无成。
依依:依恋,不舍。
亲:亲近,陪伴。
老农:年迈的农人。
扁舟:小舟。
向何处:不知去向。
吾爱:我所爱。
汶阳中:汶阳之地。
翻译
在太平盛世,人们热衷于提出策略,想要影响高官。
如今一事无成,我只能依恋地陪伴着年迈的农人。
驾着小舟不知去向,我心中所爱的是汶阳那片地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意境。开篇两句“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表达了诗人年轻时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想要在政治上取得成就,与"王公"——即高官显贵们比肩。而下文“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则显示出诗人的现实处境与年轻时的理想相去甚远,现在的他并没有实现那些宏伟的计划,而是安于平淡,与老农为伴。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功名之虚幻有着深刻的体会。

第三句“扁舟向何处”则是从日常生活中取景,扁舟可能是诗人行走江湖的工具,也象征着诗人的漂泊和探索。最后一句“吾爱汶阳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某个地方——汶阳的喜爱,这里的"中"字暗示了一种深入其中,融为一体的情感投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抱负与现实中的平淡生活,以及对某个地方的喜爱,展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送苏子升往万川·其一

荆门西去接夔门,三峡波涛不可论。

一曲骊歌临别酒,楚云巴树总销魂。

(0)

夜与许生酌别

丈夫重功名,车轮不停走。

金门欲通籍,安能事畎亩。

长途会合亦非偶,与君且醉金陵酒。

夕阳衰草起沧洲,更欲为君沽一斗。

酒酣灯下看吴钩,落魄谁怜马少游。

跨鹤不归沧海去,却教何处觅瀛洲。

(0)

雨晴至江渡

西风吹归云,秋空净如洗。

萧萧芦荻花,半落寒江水。

江水清且深,洋洋跃文鲔。

眼看白雁飞,能与寄书未。

(0)

和太和再至梧州

我行百粤天应尽,北指浮云是日边。

春意不缘荒戍隔,官曹常得故人连。

晴川水阔鱼龙戏,瘴岭烟消虎豹眠。

便欲寻湘从此去,南山东望思悠然。

(0)

江南别送毛给事吴行人蒋进士

春寒寂寂花事迟,驿楼弱柳青垂丝。

玉瓶酒尽客不醉,东风惆怅令人思。

问君此行去何极,共说毛君司谏职。

直词戆谏昔回天,天子时时借颜色。

吴君仗节中州行,骅骝骨格众目惊。

归来起居北堂下,汉槎又促趋严程。

蒋君年少拾高第,要路勋名行远致。

终孝三秋宰木长,细草新蒲乱愁思。

可怜去后凡马空,到时花发燕山红。

各言相离会何日,长笑百年成转蓬。

愧予衡茅守儒素,贫病无书问亲故。

心随河水转北流,回首斜阳渺烟树。

(0)

过桃川宫

桃源奇迹古今传,此日来寻草莽间。

地产桑麻仍旧俗,路通车马自空山。

苔封小洞门三尺,花落前溪水一湾。

便欲临风学仙侣,丹霄谁见鹤飞还。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