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臣踪迹本疏慵,衮职情知不易供。
才向储闱传大学,又从宣室讲中庸。
朝行辅德须耆俊,家法崇文自祖宗。
尚食屡饕无寸补,百年兴运愧亲逢。
小臣踪迹本疏慵,衮职情知不易供。
才向储闱传大学,又从宣室讲中庸。
朝行辅德须耆俊,家法崇文自祖宗。
尚食屡饕无寸补,百年兴运愧亲逢。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以个人身份和职责为背景,表达了对教育天子的庄重与谦逊。首联“小臣踪迹本疏慵,衮职情知不易供”,诗人自谦为微不足道的小臣,深知肩负重任的艰难。接着,“才向储闱传大学,又从宣室讲中庸”两句,描绘了他在宫廷中教授太子儒家经典的情景,显示出他对教育的重视和责任感。
“朝行辅德须耆俊,家法崇文自祖宗”进一步强调了传承家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他作为长辈的责任。然而,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贡献有限,“尚食屡饕无寸补”,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深感惭愧。“百年兴运愧亲逢”则表达了对国家百年兴衰的感慨,为自己未能更好地服务于社稷而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己职责的清醒认识,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山月,关山月,东边来,西边没。
夜夜照关山,□□多战骨。
男儿莫去学弓刀,女儿莫嫁关山□。
□□母啼送爷去当军,今年妻啼送夫去当□。
□□□老妻年少,养子嫁夫不得力。
关山月,关山月,□□见月圆,月月见月缺。
万里征夫泪流血。
将军□□大羽箭,沙场格斗无休歇。
谁最苦兮谁□□,□□出戍当门户。
只今头白未还乡,母死妻亡业无主。
关山月,关山月,生离别,死离别。
爷娘妻子顾不得,努力戎行当报国。
蛟窟荡群妖,霞帷快飞举。
横江馀铁锁,中流屹砥柱。
主人谪仙人,道学侔千古。
紫皇香案前,掉头不肯住。
亭悬孺子榻,帘捲西山雨。
鸡犬许同升,我欲骑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