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东流竟不回,年华漏箭暗相催。
严风乱卷胡霜去,明月还浮朔吹来。
白草连天迷渥水,黄金无地觅燕台。
谁怜蹭蹬龙媒老,苜蓿蒲梢晚自哀。
冉冉东流竟不回,年华漏箭暗相催。
严风乱卷胡霜去,明月还浮朔吹来。
白草连天迷渥水,黄金无地觅燕台。
谁怜蹭蹬龙媒老,苜蓿蒲梢晚自哀。
这首诗描绘了燕京中秋之夜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冉冉东流竟不回”,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出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接着“年华漏箭暗相催”进一步强调时间的紧迫感,暗示岁月在无声中悄然逝去。
“严风乱卷胡霜去,明月还浮朔吹来”两句,通过描绘秋夜的寒风和明月,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壮美的意境。严风与胡霜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环境的艰苦,而明月则带来一丝希望与光明,形成鲜明对比。
“白草连天迷渥水,黄金无地觅燕台”运用了象征手法,白草与黄金分别代表了自然与财富,连天的白草与消失的燕台,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追寻的徒劳。
最后,“谁怜蹭蹬龙媒老,苜蓿蒲梢晚自哀”表达了对命运多舛之人的同情。龙媒本是传说中的神马,此处比喻怀才不遇之人,而“蹭蹬”形容其命运坎坷。面对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即使有才华也难以施展,只能在晚景中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同情。
昔忝临漳守,娱心自退公。
闲愁放天上,真境得壶中。
燕处虽云适,规模惜未丰。
恢园隳旧堞,困宇出新工。
材品珍方用,花名异始充。
泉分洹水堰,梁下邺城宫。
今始推良牧,褒辞借病翁。
笙镛谐庙瑟,珠玉满邮筒。
讵敢矜前政,徒知偃下风。
北堂留衣锦,西巘峻维嵩。
休逸檐梢月,荣归浪衬虹。
班条多暇日,清赏此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