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三用回韵与几士兄言怀并示珍百云臣竹逸诸同志》
《满江红.三用回韵与几士兄言怀并示珍百云臣竹逸诸同志》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蹶尽霜蹄,休再问、龙城马邑。

计决矣、我宁作我,北山之北。

焉用文之身既隐,未尝闻仕如斯急。

见长沮、桀溺耦而耕,趋而揖。麻与苧,连宵缉。

松共桂,和云湿。任园官荬苦,霜畦苋涩。

米号长腰舂碓煮,子名苍耳挥锄拾。

问挂来、牛角是何书,渊明集。

(0)
鉴赏

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官场的不屑。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首先,“蹶尽霜蹄,休再问、龙城马邑”两句,以“霜蹄”象征岁月的磨砺,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龙城马邑”则借指官场,暗示了词人对官场的远离与不屑。

接着,“计决矣、我宁作我,北山之北”四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词人宁愿选择隐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而非在官场上追逐名利。

“焉用文之身既隐,未尝闻仕如斯急”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官场的反感。他认为,身为文人,既然选择了隐居,就不应再被官场的急迫所困扰。

“见长沮、桀溺耦而耕,趋而揖”四句,通过引用《论语》中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理想中的隐士生活。长沮、桀溺是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的两位隐士,他们与农夫一起耕作,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词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麻与苧,连宵缉。松共桂,和云湿”四句,继续描绘隐居生活的情景。词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夜晚编织麻布,与松树、桂花共同感受云雾的湿润,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和谐。

“任园官荬苦,霜畦苋涩”两句,通过描述园丁的辛劳与作物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米号长腰舂碓煮,子名苍耳挥锄拾”两句,通过具体的劳动场景,展现了词人的日常生活。他亲自参与粮食的加工与采集,体现了对生活的实际参与与满足。

最后,“问挂来、牛角是何书,渊明集”两句,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引,表达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自由自在,远离尘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官场的不屑与逃离。词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实际参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词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苍浪

苍浪鬓发一衰翁,何事年来到骨穷。

魑魅何常居四裔,自怜放逐尚无功。

(0)

戊寅正月八日早寒

浓淡春云夜雨乾,寂寥庭院裌衣寒。

无人为发樽前笑,但把梅花似旧看。

(0)

木香

紫皇宝辂张珠幰,玉女熏笼覆绣衾。

万紫千红休巧笑,人间春色在檀心。

(0)

嘉禾百咏·其二十七四城

吴越争雄日,区区在用兵。

空馀争战地,无处不高城。

(0)

再游浯溪

一年两檄过浯溪,□上?亭□□□。

笑□兴亡千古□,□□崖石与天齐。

(0)

思维路

一来一往几车马,可北可南多路岐。

莫待迷途重回首,未曾差处著思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