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梦宋子语,昼得宋子书。
书意与梦语,曾不异往初。
昔我遭家难,逢子亦在庐。
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疏。
念处天地中,天地犹一车。
日月为两毂,星辰随徐徐。
昼夜转不已,载之将焉如。
冉冉趋死乡,万古曾无馀。
其间乃有梦,觉实梦何虚。
何虚亦何实,及尽皆同墟。
身世既若此,合离休叹诸。
宵梦宋子语,昼得宋子书。
书意与梦语,曾不异往初。
昔我遭家难,逢子亦在庐。
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疏。
念处天地中,天地犹一车。
日月为两毂,星辰随徐徐。
昼夜转不已,载之将焉如。
冉冉趋死乡,万古曾无馀。
其间乃有梦,觉实梦何虚。
何虚亦何实,及尽皆同墟。
身世既若此,合离休叹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梦后得宋中道书》,通过对梦境和书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首句“宵梦宋子语”和“昼得宋子书”相呼应,显示出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诗人回忆起过去共度难关的时光,虽然相隔千里,但感觉并不遥远,如同在同一辆天地之车上,日月星辰相伴,昼夜轮转。
接着,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冉冉趋死乡”,暗示生命的消逝。梦境与现实在此变得模糊,梦与书中的内容仿佛难以分辨,都是虚实相融,最终归于“同墟”。诗人认为,面对身世变迁,不必再感叹离合,因为一切都是自然的过程。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出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
妾家横塘口,门前种杨柳。
春风吹舞腰,劝饮桃花酒。
垂杨千万缕,下蘸横塘水。
何事织离愁,春风吹不起。
塘上谁家女,红裳白雪衣。
采菱愁日晚,相待月明时。
妾家住横塘,郎过须下马。
手把珊瑚鞭,挂在垂杨下。
长相思,江悠悠。洞庭木落三湘秋。
梦中不识别时路,九嶷云黯苍梧树。
翠华南去不复还,双娥洒泪愁空山。
五十哀弦雏凤语,鹧鸪啼处斑斑雨。
长相思,思转深。请以白玉璞,琢出相思心。
三湘之水东入海,相思之心终不改。
大江春水满,芳洲蒲叶短。
黄帽唱吴歌,东风吹不断。
江君英少年,贡入司成馆。
袖有五色毫,文藻光纂纂。
人生意气合,何论相见晚。
君如千里驹,跌荡走长坂。
我如九皋鹤,长鸣任萧散。
去去毋少留,严程不容缓。
欲持一杯酒,迢迢碧云远。
明年杏花开,待我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