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日日望归驺,书来又报潇湘游。
卷书默坐泪自雨,弹向花上花替愁。
想郎快意扬州鹤,风光何地非行乐。
妾肠寸断郎岂知,独步苔阶空听鹊。
风滤碧纱夜窗深,弄针灯下无心情。
蜀罗一段茸五色,看定鸳鸯绣不成。
妾貌留春春要去,妆镜孤鸾无力舞。
辘轳咿哑残梦惊,晓嘶似是郎马声。
卷帘无人帘再下,遣童水东占打瓦。
凭栏日日望归驺,书来又报潇湘游。
卷书默坐泪自雨,弹向花上花替愁。
想郎快意扬州鹤,风光何地非行乐。
妾肠寸断郎岂知,独步苔阶空听鹊。
风滤碧纱夜窗深,弄针灯下无心情。
蜀罗一段茸五色,看定鸳鸯绣不成。
妾貌留春春要去,妆镜孤鸾无力舞。
辘轳咿哑残梦惊,晓嘶似是郎马声。
卷帘无人帘再下,遣童水东占打瓦。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断肠曲》描绘了一位女子每日倚栏期盼远方游子归来的深情画面。首句“凭栏日日望归驺”,写出女子对归期的殷切期待,而“书来又报潇湘游”则暗示了丈夫远在异地,让她更加思念。
“卷书默坐泪自雨,弹向花上花替愁”通过动作和自然景象表达情感,女子默默翻阅书信,泪水如雨,连花也为她的愁苦而感到哀伤。接下来,诗人以“想郎快意扬州鹤”想象丈夫在扬州的逍遥,但女子却独自承受着相思之苦。
“妾肠寸断郎岂知,独步苔阶空听鹊”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孤独,她的心碎无人理解,只能在寂静的夜晚倾听喜鹊的叫声,寄托对远方的思念。
后半部分,“风滤碧纱夜窗深,弄针灯下无心情”写女子在深夜里无心刺绣,环境的凄清与内心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蜀罗一段茸五色,看定鸳鸯绣不成”暗示了她无法完成鸳鸯图案,象征着她与丈夫的分离。
最后两句,“妾貌留春春不去,妆镜孤鸾无力舞”表达了女子青春易逝,而与爱人分离的无奈。夜晚的梦中,她被辘轳声惊醒,仿佛听见了丈夫的马蹄声,这虚幻的希望又转瞬即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陷相思之苦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闺怨主题,情感真挚动人。
江山总是伤心地,春来怕骑骄马。
少日情怀,久如死月,才向天边生霸。华年可借。
拚流落东吴,妓阑僧社。
频感词仙,飘零泪墨酒痕写。苏台柳酣花冶。
便红襟白项,乌燕都雅。
病榻光阴,欢场影事,赚得香桃一把。客何为者。
听恩怨吹多,玉箫声哑。水阁挑灯,待君同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