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挽太炎先生》
《代挽太炎先生》全文
清 / 杨圻   形式: 对联

解经如高密,黄巾犹重师儒,知汉末纵有桓灵,苟非离经叛道用夏变夷,能易一姓不至亡国;

讲学有王通,凌烟实承化育,数贞观以来方策,几多贤士名臣拨乱反正,今无其人吾谁适从。

(0)
鉴赏

这首诗是杨圻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代挽太炎先生》,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陈独秀(太炎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解经如高密”,以高密县令的典故比喻陈独秀在经学上的深厚造诣,暗示其学问之深广。接着“黄巾犹重师儒”则暗指在社会动荡之时,陈独秀依然坚守儒家教育,传承文化,如同黄巾起义后仍重视师长教诲一般。

“知汉末纵有桓灵”一句,借汉末桓帝、灵帝的昏庸统治,引出即使在国家危难之际,也需有明君贤相来治理,暗含对陈独秀在乱世中坚持正道的赞扬。接下来“苟非离经叛道用夏变夷,能易一姓不至亡国”则是对陈独秀在思想革新中的立场和作为的高度肯定,认为只有不背离正统,才能使国家稳定,避免改朝换代带来的动荡。

“讲学有王通,凌烟实承化育”提到王通在教育上的贡献,而“数贞观以来方策,几多贤士名臣拨乱反正”则赞美贞观之治时期,众多贤才为国家治理所做出的努力。最后,“今无其人吾谁适从”表达了在当今时代,找不到像陈独秀这样的思想领袖,感到无所适从的感慨,体现了对陈独秀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以及对陈独秀个人品质和贡献的颂扬,展现了对这位思想家、革命家的深刻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杨圻

杨圻
朝代:清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猜你喜欢

咏窗前梅

名园无杂卉,幽窗对高梅。

晴艳微流席,寒香暗绕杯。

的皪花间雪,参差枝上苔。

岁岁春风首,瞻咏此徘徊。

(0)

牛鱼些

东郊服牛秧未移,前者掠取称犒师。

南湖蓄鱼家贾贩,昨朝一网俱无遗。

味甘得计启贪虐,日揣编户钻其肌。

网罗已遍闾左右,根括流寓穷刀锥。

总兵三月官四易,方春殆若秋惨悽。

谁能反此思报国,建功何事不肯为。

(0)

雪和饶倅·其二

风起六花飞满檐,倚楼延认远山尖。

白生虚室灵襟静,清逼疏梅道气添。

羽驾晓临瑶岛路,犀尘寒隔水晶檐。

梁园赋好人争写,健笔凌云信手拈。

(0)

题表兄赛景初院中新竹

双玉亭亭出粉墙,便添风月入吟觞。

会看直上三千尺,截简先书异姓王。

(0)

画梅·其二

铁石挺孤标,冰霜抱贞素。

一笑桃李空,嗟哉岁云暮。

(0)

林下荅王仲实韵

林下黄茅屋数椽,门前流水一渔船。

酒怀近日频中圣,诗骨何时可换仙。

生计喜添供鹤料,閒身幸结住山缘。

客来不话功名事,且诵庄生第一篇。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