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常熟感旧》
《次韵常熟感旧》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诗囊随处纪山川,古县繁雄更海边。

按节将春巡甲垒,循陔回首记丁年。

綵衣尚念亲三釜,芝检终当岁九迁。

移孝为忠贤圣事,期公迄反汶阳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chángshúgǎnjiù
sòng / chénzào

shīnángsuíchùshānchuānxiànfánxiónggènghǎibiān

ànjiéjiāngchūnxúnjiǎlěixúngāihuíshǒudīngnián

cǎishàngniànqīnsānzhījiǎnzhōngdāngsuìjiǔqiān

xiàowèizhōngxiánshèngshìgōngfǎnwènyángtián

翻译
诗人随身记录着各地山水,古老的县城繁华且临近海边。
按照时节,他巡视春天的军营,沿着曲折的小路回望,记录着岁月的变迁。
穿着彩衣还怀念着家乡的三口锅,期待着官职一年九次晋升。
把孝顺转化为忠诚,这是贤明圣人的行为,希望您能一直返回汶阳田务农。
注释
诗囊:诗人的行囊或诗集。
纪:记录。
古县:历史悠久的县城。
海边:靠近海边。
按节:按照时节。
巡:巡视。
甲垒:军营。
丁年:指代年龄。
綵衣:华丽的衣服,古代官员的官服。
亲三釜:家乡的三口锅,象征家乡。
芝检:古代官职晋升的文书。
九迁:多次升迁。
移孝为忠:从孝顺父母转为忠于国家。
贤圣事:贤明圣人的行为。
公:您,对对方的尊称。
迄:直到。
反:返回。
汶阳田:汶阳的地方,可能指诗人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次韵常熟感旧》,通过对山川古县的描绘,展现出历史的沧桑与地域的繁华。诗人以春天巡行甲垒的场景,寓言自己对时光流转和仕途变迁的感慨。他提及自己对家庭的思念,即使身着彩衣不忘亲人的辛勤付出,期望自己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将孝顺之情转化为忠于国家的美德。最后,诗人寄语友人,期待他们能像自己一样,坚守忠诚,直到返回故乡。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和道德责任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老君十六变词·其十六

十六变之时。生在蒲林号有遮。大富长者树提阇。

有一手巾像龙蛇。遣风吹去到王家。

国王得之大叹吒。兴兵动众来向家。

离舍百里见莲花。国有审看一月夜。

王心恶之欲破家。忽然变化白净舍。

出家求道号释迦。

(0)

化胡歌七首·其五

我昔离周时,西化向罽宾。

路由函关去,会见尹喜身。

尹喜通窈冥,候天见紫云。

知吾当西过,沐浴齐戒身。

日夜立香火,约敕守门人。

执简迎谒请,延我入皇庭。

叩搏亦无数,求欲从我身。

道取人诚信,三日口不言。

吾知喜心至,遗喜五千文。

欲得求长生,读之易精神。

将喜入西域,迁喜为真人。

(0)

化胡歌七首·其一

我往化胡时,头载通天威。

金紫照虚空,燄燄有光晖。

胡王心懭戾,不尊我为师。

吾作变通力,要之出神威。

麾月使东走,须弥而西颓。

足踏乾川桥,日月左右回。

天地昼暗昏,星辰牙差驰。

众灾竞地起,良医绝不知。

胡王心怖怕,叉手向吾啼。

作大慈悲教,化之渐微微。

落簪去一食,右肩不著衣。

男曰忧婆塞,女曰忧婆夷。

化胡今宾服,游神于紫微。

(0)

时人为安丰中山济南三王语

三王楚楚尽琳琅。未若济南备圆方。

(0)

登堤望水诗

驱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

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

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

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

愿假宣尼道,泗水却横流。

(0)

奉和太子纳凉梧下应令诗

北园凉气早,步辇暂逍遥。

避日交长扇,迎风列短箫。

山带弹琴曲,桐横栖凤条。

悬门开溜水,锦石镇浮桥。

黑米生菰叶,青花出稻苗。

无因学仙藻,云气徒飘飖。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