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阳庄国华国宾诗来徵文次韵奉答》
《南阳庄国华国宾诗来徵文次韵奉答》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晚仗遗经自警箴,乾坤曾不乏知音。

人逢会意少逾老,天有何言古到今。

岘石每嫌标姓字,汉江偷把濯陈襟。

独怜八代文衰后,费尽元和一老心。

(0)
鉴赏

这首诗《南阳庄国华国宾诗来徵文次韵奉答》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文学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首联“晚仗遗经自警箴,乾坤曾不乏知音”,开篇即以“晚仗”、“遗经”点明了诗人晚年对古代典籍的追思与自我警醒,同时也表达了对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知音之美的感慨。这里,“遗经”不仅指古代的典籍,也暗喻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晚仗”则象征着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知识与智慧在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价值。

颔联“乾坤曾不乏知音,人逢会意少逾老”,进一步阐述了知音难遇的主题。诗人认为,在广阔的天地间,尽管知音不易得,但人们在理解与共鸣上却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既是对人生经历丰富后更易理解他人情感的肯定,也是对知音之间心灵契合的赞美。

颈联“岘石每嫌标姓字,汉江偷把濯陈襟”,运用了岘山石与汉江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声与清白的思考。岘石标姓字,意味着追求名利;而汉江濯陈襟,则象征着洗涤内心的尘埃,保持清白。这一联通过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名利与道德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内心纯净的向往。

尾联“独怜八代文衰后,费尽元和一老心”,将话题转向文学与时代变迁。诗人感叹于八代文风的衰落,表达了对元和年间(唐朝时期)文学繁荣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在文学创作中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的感慨。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珍视,以及对历史变迁中文化兴衰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生活、社会现象及文化传承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出都门留别茅平仲周思敬朱汝脩吴孝甫张孺宗赵凡夫钟山甫韩兆之吴载伯阮步文张曰肩诸君

违时空献策,落魄出燕南。

恋阙情无极,离人思不堪。

绿杨莺睍睆,青草马骖驔。

总是飘蓬客,何时又盍簪。

(0)

送叶秀才还松溪

兹行路几重,去矣不从容。

试问君归兴,何如秋色浓。

香残霜后菊,涛响月边松。

隔断相思梦,千峰与万峰。

(0)

灵源洞与微公赋

洞藏青嶂里,路出白云层。

苔色侵禅榻,松阴暗佛灯。

树撑危石坠,藤束古崖崩。

不用寻僧语,同游自有僧。

(0)

旗山勾漏洞·其二

丹成不记年,古洞白云边。

众水争趋壑,孤峰欲接天。

路危逢乱石,山尽见平田。

日暮休归去,还期遇葛仙。

(0)

九日大风雨与黄道晦陈惟秦饮屋后小山

九日忽风雨,登高事已非。

秋声繁灌木,商意薄轻衣。

众壑浮青霭,千峰失翠微。

小山培塿甚,吟眺亦忘归。

(0)

浒墅关逢王百谷

才作吴门别,重逢在水涯。

青蚨沽绿酒,彩鹢载黄花。

坐久潮初满,谈深日易斜。

虎邱一片月,相送到京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