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成不记年,古洞白云边。
众水争趋壑,孤峰欲接天。
路危逢乱石,山尽见平田。
日暮休归去,还期遇葛仙。
丹成不记年,古洞白云边。
众水争趋壑,孤峰欲接天。
路危逢乱石,山尽见平田。
日暮休归去,还期遇葛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卷。诗人以“丹成不记年”开篇,暗示了对时间流逝的超脱态度,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氛围。接着,“古洞白云边”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神秘的山洞之中,白云缭绕,更添了几分仙气。
“众水争趋壑,孤峰欲接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山间水流的奔腾与孤峰直插云霄的壮丽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阔。而“路危逢乱石,山尽见平田”则描绘了登山途中险峻与平缓交替的场景,既考验着行者的勇气和毅力,也预示着旅途中的转折与变化。
最后,“日暮休归去,还期遇葛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即使在日落时分也不愿离去,期待能在此遇见传说中的葛洪仙人,进一步深化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然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处知吾乡。
大江之东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里安行藏。
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
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
吁嗟无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
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篇诗浓墨才淋浪,一声雁过天南翔。
漫道十年前事,闷怀天又阴。
何须恨、典了西湖,更笑君、宴罢琼林。
闲时数声啼鸟,凄然似、上阳宫女心。
记断桥、急管危弦,歌声远,玉树金缕沈。
看万年枝上禽。徊徨落月,断肠理绝弦琴。
魂梦追寻。挥泪赋白头吟。
当年未知行乐,无日夜、望乡音。何期至今。
绿杨外、芳草庭院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