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十三》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十三》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韩陵石一片,以下皆驴鸣。

白堕引群豕,青尊对老兵。

文人无不可,太上贵忘情。

戏作野雩逐,胸中块垒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元汴在岁末山居时的杂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韩陵石一片”,以韩陵石象征静谧与历史的沉淀,暗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思考。接下来的“以下皆驴鸣”一句,以驴鸣的嘈杂反衬出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疏离感。

“白堕引群豕,青尊对老兵”两句,运用酒与人的形象,描绘了诗人与朋友聚会饮酒的情景,其中“白堕”指一种美酒,“群豕”形容众多宾客,“青尊”则为酒器,而“老兵”可能代表了年长的智者或经历丰富的人。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沧桑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人生经验的珍视。

“文人无不可,太上贵忘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人性格的理解与对情感态度的追求。他认为文人可以包容各种情感,但最高境界是能够超越情感,达到忘情的状态,即超脱于世俗情感之上,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纯净。

最后,“戏作野雩逐,胸中块垒平”两句,点明了诗人通过创作(“戏作”)来排解心中的不快与积郁(“块垒”),表达了艺术创作对于个人情感释放与心灵净化的重要作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岑补阙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香界出尘表,孤标屹峥嵘。

直上凌半空,言是羽翼成。

迥梯接元气,磴道盘青冥。

雄观隘川岳,乃觉形神轻。

俯视寒渭白,平临终南青。

神州一掌中,双阙云端明。

穷历诸磴尽,飒然凉飙生。

千峰挂飞雨,秦塞何凄清。

早割区中缘,永怀参道情。

今日高兴尽,期君谢浮名。

(0)

琼妃墓

荒丘寂寂瘗香魂,雨洗残碑字已昏。

尚有邻僧开古径,终无野老奠芳尊。

春云不染罗裙色,秋月空悬玉镜痕。

词客经过休叹息,吴王宫里有谁存。

(0)

襄阳赵太守

下车人说使君明,书罢黄堂逸兴生。

鸟度春阴归汉甸,江含云影护襄城。

竹间题壁知僧姓,花下看碑识吏情。

圣代民和推妙选,御屏高处列芳名。

(0)

王昭君五首·其四

愿作随阳鸟,秋风一度翔。

无恩承汉宠,祇忆见君王。

(0)

题茶泉廷尉云舫楼

参差华馆接平芜,缥缈飞楼引镜湖。

绝胜云中行画舫,还疑海上出蓬壶。

窗临南斗天无际,幔捲东林乌并呼。

珠树即看春烂漫,不妨高论拟潜夫。

(0)

陪大司成尹洞山先生游三茅山观池中小龙和作并以为别二首·其一

金门仙客归天上,却度华阳访紫清。

一望车箱连太乙,回看洞壑接沧瀛。

题诗丹壁云为墨,把酒琳宫鸟献笙。

此去台垣陪紫极,空馀吟眺独含情。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