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祁阳,祁阳克畯。天锡纯嘏,宣兹义问。
德音既烈,海外有奋。既奋斯音,祗敬厥德。
昭治其家,覃及邦国。永肇仪刑,俾民惟则。
思文祁阳,祁阳克畯。天锡纯嘏,宣兹义问。
德音既烈,海外有奋。既奋斯音,祗敬厥德。
昭治其家,覃及邦国。永肇仪刑,俾民惟则。
这首诗是北魏时期著名文学家陆云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全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通过对祁阳(今湖南祁阳)的思念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思文祁阳,祁阳克畯。”开篇即以“思文”二字,表现出诗人深切的怀念之情。祁阳,古地名,即今湖南省祁阳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的“克畯”指的是祁阳的美好与完善,可能是指当时祁阳地区的政治清明、民生安定。
“天锡纯嘏,宣兹义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祁阳之美好的赞誉。天锡,即上天所赐予;纯嘏,则可能指的是祁阳人民的纯正与和谐。宣兹义问,是指宣扬祁阳的美德,询问或探讨其治理之道。
“德音既烈,海外有奋。”诗人赞叹祁阳的美德如同清风亮节,传播至远方,甚至在海外也有所闻。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即希望美好的政治文化能够影响到更广阔的地区。
“既奋斯音,祗敬厥德。”这里,“奋”字含有努力向上的意味,表明祁阳不仅是德泽的传播者,也是实践者。诗人对此表示崇敬之情,祗敬即至诚地尊敬。
“昭治其家,覃及邦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祁阳的美好治理景象。“昭”字意味着明显、显著,“覃”则是推广的意思。诗人希望这样的美好治理能够不仅限于家庭,更能扩展到整个国家。
“永肇仪刑,俾民惟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祁阳持续美好的期望。“永肇”意味着永久或长久,“仪刑”即法度或制度。俾民,即使人民;惟则,是指遵循、顺应。诗人希望祁阳能够永远保持其美好,成为人民遵循的典范。
这首诗通过对祁阳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政治乌托邦,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深切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