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惢山中桂,乃与庶草殖。
蝼蚁穴其根,生意颇局脊。
一朝遭运会,移置宫苑侧。
敷荣日以鲜,馨香当坐发。
风霜亦何劲,枝干终自及。
君子秉本性,小人量纩息。
美葛枯于野,嘉稷委于泽。
抱质岂不臧,赋性任所适。
得失原茫茫,举杯对明月。
惢惢山中桂,乃与庶草殖。
蝼蚁穴其根,生意颇局脊。
一朝遭运会,移置宫苑侧。
敷荣日以鲜,馨香当坐发。
风霜亦何劲,枝干终自及。
君子秉本性,小人量纩息。
美葛枯于野,嘉稷委于泽。
抱质岂不臧,赋性任所适。
得失原茫茫,举杯对明月。
这首诗《感怀》由明代诗人吴应雷创作,通过对比山中桂树与庶草、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人生际遇和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惢惢山中桂,乃与庶草殖”,以山中桂树与普通草木并提,隐喻了两者在自然界的平等地位,但桂树最终能被移植到宫苑,享受优渥环境,而庶草则只能在野外生长,暗示了命运的偶然性和差异性。
接着,“蝼蚁穴其根,生意颇局脊”描绘了桂树根部遭受蝼蚁侵蚀的情景,象征着即使身处优越环境,也可能受到外界的侵扰和破坏,生命受到限制。
“一朝遭运会,移置宫苑侧”转折点出现,桂树因“运会”(机遇)而被移植到宫苑,享受了不同于往常的待遇,象征着命运的转变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
“敷荣日以鲜,馨香当坐发”描述了桂树在新环境中生机勃勃、香气四溢的状态,寓意着机遇与环境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风霜亦何劲,枝干终自及”则强调了桂树即使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也能坚韧不拔地生长,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
“君子秉本性,小人量纩息”将桂树与君子、小人进行类比,指出君子坚守本性,不受外界影响,而小人则容易随波逐流,暗示了道德品质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美葛枯于野,嘉稷委于泽”通过对比美葛(一种植物)在野外枯萎与嘉稷(优质谷物)沉没于沼泽,进一步强调了环境与命运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抱质岂不臧,赋性任所适”表达了对内在品质的重视,认为无论外在环境如何,保持真我、顺应天性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最后,“得失原茫茫,举杯对明月”以饮酒赏月的场景结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得失难料的感慨,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桂树的命运变迁,探讨了人生中的机遇、环境、道德与自我价值等主题,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