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频作客,万里动离思。
况此䍧牱路,兼之风雨时。
孟生高兴尽,陶令去来迟。
霜后犹无雁,攀花欲寄谁。
重阳频作客,万里动离思。
况此䍧牱路,兼之风雨时。
孟生高兴尽,陶令去来迟。
霜后犹无雁,攀花欲寄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阳节频繁作客他乡,心中涌起浓浓的离愁别绪。在这样的时节,诗人行走在远离家乡的路上,又恰逢风雨交加,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诗中提到的“孟生”和“陶令”,分别指代孟浩然和陶渊明,他们都是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代表,而诗人在对比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自己的兴致已尽,却无法像古人那样悠然自得地归隐。最后两句“霜后犹无雁,攀花欲寄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霜降之后,大雁南飞,而诗人想要寄托的情意,却无人可寄,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寂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仰天不语,怪无端而笑,无端而涕。
杯酒未干双剑跳,看尔悲歌斫地。
锄下黄金,床前阿堵,短尽英雄气。
不妨狂语,诸君浪得名耳。
可怜豪竹哀丝,中年多感,坐作青毡计。
斗大鹅笼愁闷煞,那得伸腰卧起。
李贺心肝,刘郎髀肉,无限悲凉意。
此中有恨,人生难得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