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厦门李子德原韵三首·其二》
《和厦门李子德原韵三首·其二》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曾造清时五凤楼,文章无价盍归休?

年华不驻人偏老,天地无情气已秋!

栗里弃官潜幸免,淮阴降等哙贻羞。

芒鞋竹杖随来往,閒作人间汗漫游。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和厦门李子德原韵三首(其二)》中的一篇。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反思。

首句“曾造清时五凤楼”,描绘了诗人曾经在盛世中登临高处,暗示了他对过往辉煌岁月的回忆。接着,“文章无价盍归休?”一句,表达了对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的自我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功成身退的淡然态度。

“年华不驻人偏老,天地无情气已秋!”这两句直抒胸臆,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即使在壮年也难免感到岁月催人老去,而天地间似乎没有丝毫怜悯之情,自然界的秋意正浓,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季节的更替。

“栗里弃官潜幸免,淮阴降等哙贻羞。”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栗里是陶渊明隐居之地,他放弃了官场的荣华,选择归隐山林;淮阴侯韩信被贬为淮阴县令,最终因与樊哙地位相差悬殊而感到羞愧。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既有对放弃世俗名利的向往,也有对社会地位变化带来的尴尬与羞耻感的感慨。

最后,“芒鞋竹杖随来往,闲作人间汗漫游。”诗人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自由自在地游历世间,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宁静。这既是对前文种种感慨的回应,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内心挣扎与寻求解脱的过程。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入关

秋入崤山见烧痕,遗墟缭绕尚成村。

风尘古郡甘棠暗,险阻重关宿草繁。

人影隔河三晋路,烟花横塞五陵原。

观兵不改周秦旧,耀德仍知圣主尊。

(0)

望岳次石司徒韵

紫翠重重列画屏,人间何处著丹青。

擎天一掌扶红日,拔地三峰擘巨灵。

松暗药炉无火伏,苔深仙洞有云扃。

兹行奇绝真堪纪,静听飞泉带雨泠。

(0)

龙冈为叶子赋

龙冈高插青冥起,蟠根下侵太湖水。

叶氏仙巢何氏留,全家真在桃源里。

山间种稻湖边鱼,山人读尽山中书。

青松落影琐窗户,白云拂地藏幽居。

可叹南阳卧龙客,起来叱咤收英杰。

风雨年年撼草庐,竟从巴蜀开王国。

我亦燕郊谒帝乡,常山走老鬓如霜。

何时为访仙人去,龙卧湖边万仞冈。

(0)

元夕台江赏灯

散步城南兴未厌,太平风景蔼闾阎。

歌声笑语家家沸,月色灯光处处兼。

玉烛春调元有自,金吾夜禁不须严。

醉欹乌帽东风软,火树银花压四檐。

(0)

挽李忠先生

蚤折天香觐九重,一官遥拜赴黉宫。

江城惯识冯唐面,俎豆难收李广功。

白社无期延酒圣,青襟有恨失文雄。

屋梁月落怀人处,不见魂来枫雪中。

(0)

草庭卷为嘉兴周生题

一室穷年究六经,春来芳草满閒庭。

暖随霁月侵空翠,晴转光风拂幔青。

酒趣每同生意好,诗怀曾逐梦魂醒。

濂溪鼻祖相传后,千载云仍绍德馨。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