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多清泚,崧高有白云。
圣朝容隐逸,时得咏南熏。
洛水多清泚,崧高有白云。
圣朝容隐逸,时得咏南熏。
这首诗描绘了洛水清澈、嵩山云雾缭绕的自然美景,以及圣朝对隐士的宽容与接纳,使得诗人能够吟唱南风之歌。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洛水的清泚与嵩山的白云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同时,通过“圣朝容隐逸”一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包容隐士文化的赞许,以及诗人自身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体现了唐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吾父性我时,四十头未白。
今我又四旬,父已归窀穸。
方幸两慈亲,侍奉永朝夕。
胡为十年中,双亲痛疾革。
哀哉父母恩,欲报形骸隔。
年载困名途,岁月皆虚掷。
虽然作冷官,难免素餐责。
有书岂不读,吾父留手迹。
有杯岂不举,吾母留口泽。
显扬纵未能,光阴须爱惜。
汝年已十三,留心在经籍。
立志贵精勤,求师重诱掖。
少壮能几何,珍重驹过隙。
莫学我无闻,老大悲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