挼柳揉花旋染衣。丝丝红翠扑春辉。
罗绮丛中无此艳,小西施。
腰细最便围舞帕,袖寒时复罩香。
误点一痕残泪粉,怕人知。
挼柳揉花旋染衣。丝丝红翠扑春辉。
罗绮丛中无此艳,小西施。
腰细最便围舞帕,袖寒时复罩香。
误点一痕残泪粉,怕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细心地揉捏柳絮和花瓣,制作成美丽的衣物。其中“挼柳揉花旋染衣”一句,通过对自然材料的精细加工,展现了古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丝丝红翠扑春辉”则形象地表达了春日阳光下,这些由花瓣制成的衣物散发出的耀眼红色,如同春天的景致一般鲜明夺目。诗人通过这两句,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美好如画的春日情境。
“罗绮丛中无此艳,小西施”表达了女子在众多华丽装饰中独树一帜,即便是在繁华如织网的锦绣之中,她所制作的衣物也能以其独特的美艳出众。这不仅是对她手艺的一种赞誉,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这位女子的欣赏。
“腰细最便围舞帕,袖寒时复罩香”则描写了这位女子在穿戴这些美丽衣物之后,更显得腰身纤细,适宜于轻盈起舞。而当寒冷来临时,她又用这些装饰着的衣摆遮挡住身体,保暖之余还能散发出香气。这两句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塑造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女子形象。
最后,“误点一痕残泪粉,怕人知”则透露出这位女子在制作过程中不慎弄伤了自己,却又害怕别人发现她的疼痛与辛劳。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女子的坚韧和忍耐,也暗示着她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即便是受伤也不愿意让人知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情趣、对美有独特感悟的女子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态度和审美观点的赞赏。
春风入香刹,暇日独游衍。
旷然莲花台,作礼月光面。
乘兹第八识,出彼超二见。
摆落区中缘,无边广弘愿。
长廊朝雨毕,古木时禽啭。
积翠暧遥原,杂英纷似霰。
凤城腾日窟,龙首横天堰。
蚁步避危阶,蝇飞响深殿。
大通智胜佛,几劫道场现。
行人临水去,新咏复新悲。
万里高秋月,孤山远别时。
挂帆严子濑,酹酒敬亭祠。
岁晏无芳杜,如何寄所思。
儒者久营道,诏书方问贤。
至精一耀世,高步谁同年。
何树可栖凤,高梧枝拂天。
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
日月传轩后,衣冠真列仙。
则知骊龙珠,不秘清泠泉。
才子贵难见,郢歌空复传。
惜哉效颦客,心想劳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