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双峰显祖院》
《题双峰显祖院》全文
宋 / 张伯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煖脉匀青地上苔,拂尘题柱记花开。

海风一夜吹山雨,却送春寒入寺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āngfēngxiǎnyuàn
sòng / zhāngbǎicháng

nuǎnmàiyúnqīngshàngtáichénzhùhuākāi

hǎifēngchuīshānquèsòngchūnhánlái

注释
匀青地上苔:均匀地覆盖着青苔。
拂尘:轻轻拂去尘埃。
题柱:在柱子上刻记。
花开:花朵绽放。
海风:海上的风。
一夜:整夜。
吹山雨:吹来了山间的雨。
却送:却将。
春寒:春天的寒冷。
入寺来:送入寺庙。
翻译
温暖的气息均匀地覆盖着青苔覆盖的地面上,
在柱子上轻轻拂去尘埃,记录下花朵绽放的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煖脉匀青地上苔"中的“煖脉”指的是温暖的阳光,“匀青”则形容苔藓覆盖的地面均匀而青翠,展现出大自然回复生机的美丽画面。"拂尘题柱记花开"中,“拂尘”意味着清除尘土,而“题柱”则是指在柱子上留下记号以纪念某事,这里用以记录花开的时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更新变化的细心观察和欣赏。

后两句"海风一夜吹山雨,却送春寒入寺来"则转换了场景。"海风一夜吹山雨"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这场雨是由远方的海风带来的,给大地带来了滋润。而“却送春寒入寺来”中,“却”字表转折,“送春寒”则意味着即便是在温暖的季节里,夜晚仍然会有一丝凉意,这种凉意随着雨水进入了诗人所在的寺院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敏锐感受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伯常
朝代:宋

张伯常,龙泉(今属浙江)人。与袁甫为友,官吴江尉(《蒙斋集》卷一一《送张伯常赴吴尉序》)。事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五。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南乡子·其十七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

棹穿花过归溪口,酤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0)

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

白蘋亭上一阳生,谢朓新裁锦绣成。

千嶂雪消溪影渌,几家梅绽海波清。

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0)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

□□□□□,□□□□□。

□□□□□,□□□□□。

(0)

游苑遇雪应制

散漫祥云逐圣回,飘飖瑞雪绕天来。

不能落后争飞絮,故欲迎前赛早梅。

(0)

牡丹

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

始知春有色,不信尔无情。

恐是天地媚,暂随云雨生。

缘何绝尤物,更可比妍明。

(0)

过洞庭

浩渺注横流,千潭合万湫。

半洪侵楚翼,一汊属吴头。

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

势翻荆口迮,声拥岳阳浮。

远脉滋衡岳,微凉散橘州。

星辰连影动,风翠逐隅收。

渐落分行雁,旋添趁伴舟。

升腾人莫测,安稳路何忧。

气与尘中别,言堪象外搜。

此身如粗了,来把一竿休。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