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吴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来苏武节,今日子长游。
海角云为岸,江心石作洲。
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
夜静吴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来苏武节,今日子长游。
海角云为岸,江心石作洲。
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文天祥所作,名为《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其二)》。诗中的意境浓厚,情感丰富,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夜静吴歌咽,春深蜀血流。”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安静的夜晚,吴地的歌声已经渐渐消失,而春天里却弥漫着战争带来的血腥气息。这里的“吴”指的是江南地区,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憎恶。
“向来苏武节,今日子长游。” 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忠诚典范苏武,他曾在匈奴为质十九年,不屈不挠,最终归国。诗人自比于苏武,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忠君报国的决心。而“子长游”则暗指自己流离失所的悲凉境遇。
“海角云为岸,江心石作洲。” 这两句通过海角与云相连,以及江中石头聚集成岛的奇景,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画面。这里的“海角”和“江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希望找到精神的栖息之地。
“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提问,也是对时代的诘问。诗人自称“丈夫”,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担当,而“竟何事”则是在询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不幸和磨难。“底用泣神州”则是说,为何要让这片土地充满泪水,诗人在这里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个人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动荡的政局和社会状况所持有的忧虑与无奈。
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
不论三伏,小住便觉凛生秋。
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为收。
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
本无心,随所寓,触虚舟。
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
料得神仙窟穴,争似提封万里,大小几琉球。
但有君才具,何用问时流。
事业随人品,今古几麾旌。
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
安识鲲鹏变化,九万里风在下,如许上南溟。
斥鷃旁边笑,河汉一头倾。
叹世间,多少恨,几时平。
霸图消歇,大家创见又成惊。
邂逅汉家龙种,正尔乌纱白纻,驰鹜觉身轻。
樽酒从渠说,双眼为谁明。
修竹更深处。
映帘栊、清阴障日,坐来无暑。
水激泠泠如何许。
跳碎危栏玉树。
都不系、人间朝暮。
东阁少年今老矣,况樽中有酒嫌推去。
犹著我,名流语。
大家绿野陪容与。
算等闲、过了薰风,又还商素。
手弄柔条人健否。
犹忆当时雅趣。
恩未报、恐成辜负。
举目江河休感涕,念有君如此何愁虏。
歌未罢,谁来舞。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强对 一作:疆场)
昵昵骈头语。
笑黄花、重阳去也,不成分数。
倾国容华随时换,依旧清歌妙舞。
苦未冷、都无星暑。
恰好良辰花共酒,斗尊前、见在阳台女。
朝共暮,定何许。
蓼红徙倚明汀渚。
正萧萧、迎风夹岸,淡烟微雨。
笃耨龙涎烧未也,好向儿家祝取。
是有分、分工须与。
以色事人能几好,愿衾稠、无缝休离阻。
心一片,丝千缕。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