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枥心惊时未逢,石洲一曲怨江东。
欲将燕脯遗龙女,载取珍珠作富翁。
伏枥心惊时未逢,石洲一曲怨江东。
欲将燕脯遗龙女,载取珍珠作富翁。
这首诗《杂感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顾峵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
首句“伏枥心惊时未逢”,以“伏枥”比喻自己虽怀有壮志,却尚未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期待。接着,“石洲一曲怨江东”,运用典故,借石洲之怨诉说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暗含对时局的不满与无奈。
“欲将燕脯遗龙女”,这一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美好愿景,希望像燕子一样,将自己的心意寄托给远方的龙女,寓意着对理想爱情或某种精神寄托的追求。然而,“载取珍珠作富翁”则揭示了这种追求背后的现实困境,珍珠象征财富,但最终只能成为富翁,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美好愿望的残酷现实。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的复杂心情。
天性固自同,学问亦有源。
胡为两章句,韵韵皆蝉联。
有如五音作,琴瑟随宫悬。
排比不乱行,又似贯珠然。
窃意予父子,与公有世缘。
精神所交感,默契难言诠。
书来亟报我,故事前无传。
欲将此段奇,竟入佳话编。
况复惠新句,律吕递相宣。
揭地东风作晓晴,峭寒别是一般清。
五更綵燕归铃阁,一夜金莲撒斗城。
岁稔歌谣欣越俗,酒阑魂梦绕神京。
几多携手天街月,行听帘帏笑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