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即事简炳仲》
《初夏即事简炳仲》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夏云方建汉旗赤,春事已如周辙东。

几度炎凉经嫩绿,一番荣辱委残红。

杜鹃岂为归心设,蝴蝶也无清梦通。

万里天涯喜强健,剩开窗牖纳南风。

(0)
翻译
夏日的云朵刚刚展开旗帜般鲜红,春天的事物已经如同东逝的周朝车轮
经历过多次冷暖变化,嫩绿的生机又轮回,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凋零的红花
杜鹃鸟的啼叫并非为了归心,蝴蝶也无法带来清梦
在遥远的万里之外,我欣喜于自己的坚韧,只愿敞开窗户迎接南方的清风
注释
夏云:夏天的云彩。
建汉旗:比喻夏日云朵的鲜艳红色。
周辙东:比喻春天事物的变迁和流逝。
炎凉:指季节的冷暖变化。
残红:凋谢的花朵,象征过去的繁华。
杜鹃:鸟名,此处可能象征哀愁或思乡之情。
清梦:清闲的梦境,此处可能指美好的希望。
强健:形容生命力旺盛。
南风:温暖的夏季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初夏景象,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开篇“夏云方建汉旗赤”直观而强烈地表达了夏日阳光炙热如同旌旗飘扬的情景。“春事已如周辙东”则以春天繁忙的农事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周辙即是古代的大车,形容春天到处都是忙碌的生长景象。

“几度炎凉经嫩绿,一番荣辱委残红”两句通过对温度变化与植物生长衰败的描写,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界的无常和生命的轮回。这里的“嫩绿”和“残红”分别代表了新生的希望和过往的辉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感慨。

“杜鹃岂为归心设,蝴蝶也无清梦通”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通过鸟鸣(杜鹃)和蝴蝶来表达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由自在状态的向往。诗人似乎在感慨,即便是自然界的小生命,也没有真正的归宿和清晰的梦想。

最后,“万里天涯喜强健,剩开窗牖纳南风”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健康和自由的渴望。在广阔无垠的世界边际,诗人希望保持坚韧和活力,即便在夏日,也愿意开启窗棂,让清新的南风进入,为心灵带来凉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由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赵千里秋景

秋光萧瑟满林霜,篱菊英英桂子黄。

最是西堂风月好,不妨游衍乐清狂。

(0)

题墨梅二首·其二

玉府仙姝倚澹妆,素衣一夕染玄霜。

相逢不讶姿容别,为住王家墨沼傍。

(0)

秋雁图

野水江湖远,秋风芦叶黄。

南飞旧兄弟,一一自成行。

(0)

题宋徽宗扇面

瑶池池上万芙蕖,孔雀听经水殿虚。

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0)

三仙祠

三仙祠下往来频,憔悴征衫满路尘。

箫鼓未休寒食酒,樵苏时见旧都人。

吹残芳树红仍在,展放平田绿已匀。

西北并州隔千里,几时还我故乡春。

(0)

谒金门

花外忆。飞燕似曾相识。满径蓬蒿王谢宅。

玳梁何处觅。行遍孤村荒驿。不忍话伊踪迹。

月夜佩环归未得。四弦弹泪湿。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