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无端类转軿,晚将恩泽慰凋零。
浅深欲试千林色,高下皆随大地形。
羽士天坛宵拥节,龙宫冰海昼开扃。
君心自与丰年应,渐觉春回苑树青。
造化无端类转軿,晚将恩泽慰凋零。
浅深欲试千林色,高下皆随大地形。
羽士天坛宵拥节,龙宫冰海昼开扃。
君心自与丰年应,渐觉春回苑树青。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循环的哲思。
首句“造化无端类转軿”以“造化”指自然界,用“无端类转軿”形容自然界的奇妙变化,如同车轮的转动,充满了不可预测的美。接着,“晚将恩泽慰凋零”则表达了雪作为大自然的恩赐,为枯萎凋零的万物带来生机与安慰,体现了自然界的慷慨与慈爱。
“浅深欲试千林色,高下皆随大地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覆盖下的自然景观,无论是浅浅的雪还是深厚的积雪,都试图尝试着给千林万木披上银装,展现出自然界的细腻与广阔。同时,雪的分布也遵循着大地的地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又体现了其多样性。
“羽士天坛宵拥节,龙宫冰海昼开扃”两句运用了神话色彩的比喻,将雪比作羽士在夜间的仪式,以及龙宫在白天开启冰海的门户,形象地描绘了雪的动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神秘而有序的力量。
最后,“君心自与丰年应,渐觉春回苑树青”表达了诗人对雪后春回的期待与喜悦,认为雪的到来预示着丰年的到来,随着雪的融化,春天的气息逐渐回归,树木重新变得青翠,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降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雪景的壮丽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自然法则和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
下马山门万树松,竟谁来此谢尘踪。
泉飞涧窦酬斋讽,风出藤萝引饭钟。
兰麝香分岩畔桂,芙蓉青削望中峰。
石墙书遍安心偈,尽扫苍苔十丈封。
岁暮浮潇湘,天空豁心目。
霁日千林开,高云万峰簇。
江色岩霏水郭隈,垂萝飞幌隐楼台。
疏松野寺钟磬响,枯苇沙汀鸿雁哀。
风烟奕奕纷奇状,海贾湖商日流荡。
浣妇新妆映绿波,渔人密罟抛洪浪。
年年岁岁此江津,今日人过非昔人。
曾闻埋没屈原骨,不复飘零贾谊身。
楚人宫中罢歌舞,十二峰头泣云雨。
岸上谁家越女讴,珠帘罗幕桂堂幽。
江南本自山川胜,日暮其如客子愁。
当昔孙吴汉照烈,衡湘转战江流血。
功臣名将巳寂寥,石碑铜柱俱沦灭。
秦皇威力震羌胡,仍回车驾遍寰区。
驰道至今潇水上,秋风惟见白云孤。
白云孤以飞,湘水自南下。
安得从之亦北旋,东园种竹耕西野。
《潇湘行》【明·孟洋】岁暮浮潇湘,天空豁心目。霁日千林开,高云万峰簇。江色岩霏水郭隈,垂萝飞幌隐楼台。疏松野寺钟磬响,枯苇沙汀鸿雁哀。风烟奕奕纷奇状,海贾湖商日流荡。浣妇新妆映绿波,渔人密罟抛洪浪。年年岁岁此江津,今日人过非昔人。曾闻埋没屈原骨,不复飘零贾谊身。楚人宫中罢歌舞,十二峰头泣云雨。岸上谁家越女讴,珠帘罗幕桂堂幽。江南本自山川胜,日暮其如客子愁。当昔孙吴汉照烈,衡湘转战江流血。功臣名将巳寂寥,石碑铜柱俱沦灭。秦皇威力震羌胡,仍回车驾遍寰区。驰道至今潇水上,秋风惟见白云孤。白云孤以飞,湘水自南下。安得从之亦北旋,东园种竹耕西野。
https://shici.929r.com/shici/beqT7lvGH7.html
露坐晴空禁漏寒,仙人飞镜上云端。
银蟾汎汎光流白,金粟纷纷子落丹。
千里酒杯同潋滟,万家华彩各团圞。
搴衣儿女遥南指,目极征鸿共倚阑。
天气稍清穆,桨声泊荒津。
汤泉冽山半,取径娱幽沦。
解带散疏发,掊漪澡閒身。
畅然肢体舒,洒若襟怀新。
其下多嘉树,细花落缤纷。
和风来树间,芳气通微辛。
繁阴屡移席,我令鸣鸟亲。
无为急行迈,殷勤谢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