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西去雁门东,原上春深草色浓。
匝地娇柔迷塞路,连天嫩绿接城墉。
马肥苜蓿花千里,人对蘼芜恨万重。
一角堠亭斜照外,迷离何处盼归踪。
代州西去雁门东,原上春深草色浓。
匝地娇柔迷塞路,连天嫩绿接城墉。
马肥苜蓿花千里,人对蘼芜恨万重。
一角堠亭斜照外,迷离何处盼归踪。
这首《塞上春草》描绘了边塞春天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疆特色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代州西去雁门东”,点明地点,位于雁门关以东的代州,暗示了边塞的辽阔与遥远。接着,“原上春深草色浓”一句,生动展现了边塞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意盎然,草色浓郁,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勃勃生机。
“匝地娇柔迷塞路,连天嫩绿接城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草的繁茂与细腻,草色覆盖大地,仿佛将道路都遮掩起来,与远处的城墙相接,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春景图。
“马肥苜蓿花千里,人对蘼芜恨万重。”这里通过马匹与苜蓿花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同时也暗含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与对战争的无奈。蘼芜,一种常见的野草,在这里象征着离愁别绪,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一角堠亭斜照外,迷离何处盼归踪。”最后一句以堠亭(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瞭望台)为背景,夕阳斜照之下,堠亭显得格外孤独,远处的归途被迷雾所遮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春天的美丽景色与戍边将士的内心世界,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情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
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冬晴无雪。
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
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
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
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
玉作楼台,铅镕天地,不见遥岑碧。
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
争奈好景难留,风僝雨僽,打碎光凝色。
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怜惜。
担阁梁吟,寂寥楚舞,笑捏狮儿只。
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
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