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曲江张丞相祠》
《谒曲江张丞相祠》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古风

堂堂曲江公,山川气攸萃。

忠节贯日星,时艰惜遭际。

当廷视奸谀,明明见肝肺。

天不假上方,长安乃鼎沸。

銮舆远播迁,神气几乎坠。

一时岂无人,十九甘泄泄。

李唐十数传,贤相公独最。

庙食宜千秋,芳名应万世。

鲰生涉仕途,城下轻舫繫。

抠衣谒公祠,起敬复起畏。

治绩怯夔龙,为公一挥涕。

我幸遇皇明,不比公之季。

寸阶可树勋,不在公之位。

借得公之位,愿与公永誓。

丹心照天地,前光后无愧。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对曲江张丞相祠的拜谒之作,通过对张丞相的赞美和追忆,表达了对忠诚、勇敢、清正廉洁的官德的崇敬之情。

首句“堂堂曲江公,山川气攸萃”,以“堂堂”形容张丞相的威严形象,同时将他置于山川之气的汇聚之处,暗示其品德高尚,影响深远。接下来的“忠节贯日星,时艰惜遭际”,赞扬张丞相的忠诚和节操,即使在艰难时刻也坚守本心,如同日月星辰般照亮黑暗。

“当廷视奸谀,明明见肝肺”描绘了张丞相在朝廷上洞察奸佞,公正无私的形象。“天不假上方,长安乃鼎沸”则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而“銮舆远播迁,神气几乎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动荡对国家的影响。

“一时岂无人,十九甘泄泄”对比了当时缺乏真正能担当重任的人,与张丞相的与众不同。接着“李唐十数传,贤相公独最”高度评价了张丞相在李唐王朝中的卓越贡献。

“庙食宜千秋,芳名应万世”表达了对张丞相功绩和名声的永久纪念。诗人苏葵虽未直接担任高官,但通过“城下轻舫繫,抠衣谒公祠”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向往。他以“治绩怯夔龙,为公一挥涕”自谦并表达对张丞相的敬仰之情。

最后,“我幸遇皇明,不比公之季”表明诗人庆幸生活在清明的时代,并希望能在道德上与张丞相保持一致。“寸阶可树勋,不在公之位”表达了诗人认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同样重要,不必非得处于高位才能建功立业。“借得公之位,愿与公永誓”表达了诗人愿意效仿张丞相,不论职位高低,都坚持正义和忠诚。“丹心照天地,前光后无愧”则是诗人对自己道德追求的最高理想,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火焰一般照亮天地,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能无愧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张丞相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传达了对忠诚、正义和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挽张百熙联

筹教育作学制元始家,耸东亚磊磊崇碑,有二福泽;

策治安为政界实行派,入西流觥觥列传,愧古长沙。

(0)

慈禧太后四旬万寿福州灯联

母德配乾坤,四极共瞻无量寿;

皇风宏宇宙,万方合庆太平年。

(0)

挽马玉昆联

荐贤及下走,忆寇犯龙城,追随边塞,弹指已历七年,策马赴东征,犹秉成谟平小丑;

并世论元戎,溯威宣虎节,铄震华夷,伤心自有千古,骑鲸忽西去,代呈遗疏抱馀哀。

(0)

春联

座上无毡,且喜身安心内乐;

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肚中饥。

(0)

戏题金章所画·其一

云雨高唐祗梦中,人间何处貌能同。

相看相忆曾相识,应在苧萝溪水东。

(0)

五日杂言·其一

五月逢重五,堂前共举觞。

无端小儿女,争索五丝囊。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