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祀有常,昭事上帝。奉以告虔,逮迄奠币。
钟鼓既设,礼仪既备。神之格思,恭承贶赐。
典祀有常,昭事上帝。奉以告虔,逮迄奠币。
钟鼓既设,礼仪既备。神之格思,恭承贶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庄重而又神圣的场景,皇帝在举行对昊天上帝的祭祀仪式。"典祀有常"表明了祭祀活动的规矩和传统,它不仅是形式上的重复,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昭事上帝"则直接指出了祭祀的对象,显示出皇帝对最高神灵的敬畏之心。
在诗中,"奉以告虔"与"逮迄奠币"两句交织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其中“告虔”意味着祭祀之前的准备和宣告,而“奠币”则是具体的祭祀行为,体现了古人对神灵的供奉。"钟鼓既设,礼仪既备"则进一步描绘出祭祀现场的庄重与严肃,这里的“钟鼓”可能象征着起始和召唤,而“礼仪既备”则是对整个仪式准备的确认。
最后两句"神之格思,恭承贶赐"中,“神之格思”表达了皇帝对于上天意旨的思考和感应,而“恭承贶赐”则是皇帝对上天恩泽的接受与感激。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皇帝的虔诚,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天命的敬畏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服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皇权与神圣之间的联系,以及皇帝作为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宗教信仰和传统礼仪的重视。
黄图张公有佳实,大谷离离赤如日。
含消何用汉园苏,海内一株世稀得。
摘来寄我一百枚,悚然受之畅胸臆。
燕寝凝香清坐馀,剖试细啖甜如蜜。
席珍信是百果宗,宁数可交崧舫栗。
梁侯稀柿誇罕论,安期瓜枣称神物。
我今获此胜道游,浪道南方有三尺。
长歌寄谢情无穷,何日洛亭纪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