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童子石》
《童子石》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唤尔作顽石,旁观为不甘。

轩渠忘语默,匍匐学槃谈。

人事有雕琢,童心无二三。

百城烟水外,相望在同参。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童子石》,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诗中以“童子石”为意象,巧妙地将顽石与童心相对比,揭示了诗人对童真世界的向往与珍惜。

首句“唤尔作顽石”,以顽石开篇,形象地描绘出石头的坚硬与沉默,仿佛是对童年的遗忘或忽视。接着,“旁观为不甘”一句,转折突显出诗人对这种状态的不满和渴望改变,暗示着内心深处对童真世界的追求。

“轩渠忘语默,匍匐学槃谈”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童年的自由与快乐(轩渠,形容欢快)与成人的拘束(语默,指言语与沉默)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学槃谈”(槃谈,可能是指学习谈论或交流)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试图找回或模仿童年时的纯真与交流的愿望。

“人事有雕琢,童心无二三”则进一步点明了成人世界与童年的差异,前者充满了世故与复杂(雕琢),后者则是纯粹与不变(无二三)。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保持纯真本性的呼唤。

最后,“百城烟水外,相望在同参”两句,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找到与童真相似的存在,或是与之相呼应的情感共鸣。这里的“同参”可能指的是与童真心灵的相遇或理解,寓意着对纯真世界的深切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童子石”的意象,深刻探讨了成人世界与童年世界的差异,以及诗人对于保持纯真本性和寻找心灵共鸣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登君山次韵四章·其二

层峰高不碍人游,极目增波逐海流。

谢氏东山誇后乐,范公廊庙抱先忧。

怀思故国知何处,指点前村是某丘。

江鸟欺人烟树晚,时时飞下傍渔舟。

(0)

赠分守沐任斋入贺万寿·其一

原野黍苗含雨露,南薰一曲入离觞。

谁怜岁月邻蛟室,独蹑星辰上帝乡。

玉佩声摇文石润,金函光动御炉香。

殿东谢食鹓班定,袖里民风疏几章。

(0)

巡江周监察及溪按滁志喜·其一

一别都门意不忘,忽承星驾下滁阳。

云间幽径看山远,雨□新泉入酿芳。

见说甲兵皆武库,流辉翰墨动文昌。

乘舟若向江东去,试问离情孰短长。

(0)

瑞州城东水边松下,遇老翁稚子,萧然有桃源想

花墙竹栅护长松,云去柴门昼启封。

不是武陵州县古,秦人那得晋人逢?

(0)

七月一日,度毛竹山

毛竹山高风物幽,夜宿白云新雨收。

沿溪而上钟鼓导,自昔以来仙圣游。

久知地迥飞猿黠,新喜天空鸣鸟稠。

折险萦危尽吾力,此行聊不负司秋。

(0)

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十首·其六

浮世有由虚尺寸,明时无伎答涓埃。

偶随青琐须高步,欲缀丹书甚寡才。

断壁云过溪笛逝,虚林雨映寺钟来。

几年闲却持螯手?强为清秋送酒杯。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