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其九》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其九》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天巧与天宜,雕锼焉用诗。

冥鸿吾自爱,隐豹彼何知。

牧笛方堪听,胡笳不奈吹。

伤时烛之武,老矣不能为。

(0)
翻译
自然的巧妙与适宜,雕刻又何必用诗歌来描绘。
我独爱那高飞的孤雁,但隐居的豹子又怎能理解我的情感。
悠扬的牧笛声正适合聆听,而激昂的胡笳声却难以忍受。
感叹时事如烛火般摇曳,虽然烛之武那样的人才已老去,无法再发挥作用。
注释
天巧:自然的巧妙。
天宜:事物与自然相宜。
冥鸿:高飞的孤雁,比喻隐士。
隐豹:比喻不被世人理解的人。
牧笛:乡村牧童吹奏的笛子。
胡笳:古代北方的一种管乐器,声音悲凉。
烛之武:春秋时期的老臣,以智勇退秦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的作品,他以通判赵季茂的赠诗为灵感,写下这组十首诗中的第九篇。诗中,岳珂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欣赏,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天巧与天宜",诗人赞美大自然的巧妙与适宜,暗示艺术创作也应顺应自然之道,无需过多雕琢。"雕锼焉用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认为真正的美无需过多文字修饰。

接着,诗人将自己比作"冥鸿",孤独而高洁,暗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外界可能并不理解。"隐豹彼何知"则表达了对自己选择的坚守,即使他人不解也在所不惜。

"牧笛方堪听,胡笳不奈吹",通过对比乡村的牧笛声与边塞的胡笳声,传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代的忧虑。诗人感叹,如烛之武那样的人才,在动荡的时代已经难以找到。

最后,"伤时烛之武,老矣不能为",诗人以烛之武自比,感叹岁月流逝,虽然有才,却已年老力衰,无法再为国家效力,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岳珂在面对生活境遇和个人价值取向上的思考。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郊居暇日偶得故人远讯漫有寄答蒋明府吴广文闻而和之因以见示辄用前韵奉酬四首·其三

南海儒绅本故乡,东山云物笑相将。

校书才已超天禄,作赋名曾达建章。

官冷未妨袁子卧,途长宁效阮生狂。

重逢不用嗟留滞,此日江湖即庙廊。

(0)

东归夜宿新阳留别赵使君良弼时良弼起自服舍送予至此

三年泣血卧樵苏,今日之行为别吾。

庐墓早曾闻汉代,乘车始觉过成都。

春城寒食孤灯夜,午岭薰风万里途。

试问当时黄郭会,不知曾到此间无。

(0)

将至京遇闻博士时博士来自南都

江东岭表忽同来,千里风尘旅色开。

雪里闻鸡怀远道,月中骑马步荒苔。

悲歌共有燕门思,作赋真怜建业才。

圣世相看岂无意,黄金迟尔上昭台。

(0)

嵣山图为张别驾

溪上卜居静,山间开径遥。

人悬朱绂望,客至白云朝。

树色明沙岸,泉声下浦桥。

佩刀终有气,宝剑暗干霄。

藜杖聊空阔,松门任寂寥。

谁知仲举座,此日正相招。

(0)

九日陪郭使君梅别驾饮少峰池亭使君有诗四首因用其韵各得一字和之·其二

泉源分凤渚,山色蔼丹丘。

姓字曾题座,风骚忆壮游。

庭芳金粟吐,池涌锦鳞浮。

剪作东篱菊,聊充北海瓯。

(0)

挽诗

南村曾卜宅,蒿里竟长游。

橘老泉犹绕,书残雨未收。

生平怀一顾,高义薄层丘。

坐觉孤鸿泪,荒郊二月秋。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