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雪迷深巷,山亭望醉翁。
欹斜临涧竹,历乱绕檐风。
肩耸诗成瘦,颜衰酒与红。
客来从我腊,欢洽愧囊空。
野雪迷深巷,山亭望醉翁。
欹斜临涧竹,历乱绕檐风。
肩耸诗成瘦,颜衰酒与红。
客来从我腊,欢洽愧囊空。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中的宁静与雅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首句“野雪迷深巷”,以“迷”字生动地描绘出雪覆盖下的深巷景象,仿佛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冬日的静谧与神秘。接着,“山亭望醉翁”一句,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山亭,似乎在遥望一位沉醉于美景中的老翁,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欹斜临涧竹,历乱绕檐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中竹林和风吹檐瓦的情景。竹子因雪而显得更加倾斜,风则在屋檐下肆意吹拂,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肩耸诗成瘦,颜衰酒与红”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诗人与酒、诗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抵抗岁月的痕迹,以及在酒的陪伴下寻找心灵慰藉的心境。这里的“瘦”既指身体的消瘦,也暗喻诗人的才华与精神的坚韧;“红”则象征着酒的温暖与激情,以及诗人情感的热烈。
最后,“客来从我腊,欢洽愧囊空”两句,体现了诗人待客的热情与谦逊。即使囊中羞涩,也愿意与客人共享节日的欢乐,这种慷慨与真诚,正是诗人高尚人格的体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即物质上的匮乏未能提供更丰富的招待,但心灵的富足却足以弥补这一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生的种种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以及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与真挚的态度。
湖水出澜蠡,江水下巴蜀。
恰当相合处,清浊皆荡沃。
扁舟凌浩渺,渡者苦局促。
卸帆与立桅,黄帽不须督。
纸钱望空飏,饱肉为相触。
江神昭灵休,压浪无留瞩。
遂使惊魂苏,免得遭鬼录。
去程天茫茫,滩过有矶续。
矶头熟风波,寒草失旧绿。
所愿晴风恬,遵陆脱羁束。
缟衣黄里绿云跗,仙家结束来天隅。
承平故态今尚尔,流落空山成叹吁。
莫对此花被渠恼,惜花情重人先老。
多少当时似玉人,埋没沙场随塞草。
杳杳宫车去不回,上林雁过无书到。
内园今更不堪看,蝶废蜂休日易昏。
玉砌无人寒兔入,觚棱栖草野鸱蹲。
黍离麦秀今如此,岂为梅花故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