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慰两眼,不暇顾炎天。
万顷大江水,枕压城郭边。
沙际少渔鼓,岸曲纷商船。
洪波沸赤日,碧树沈苍烟。
行客迷古道,游尘眯嚣廛。
伟哉乾坤秀,聚此楼观前。
夕雨濯暑烦,便觉体欲仙。
山光已滴滴,月色何娟娟。
更深天宇净,灯火照管弦。
归去抱凉睡,梦里嗟流年。
登临慰两眼,不暇顾炎天。
万顷大江水,枕压城郭边。
沙际少渔鼓,岸曲纷商船。
洪波沸赤日,碧树沈苍烟。
行客迷古道,游尘眯嚣廛。
伟哉乾坤秀,聚此楼观前。
夕雨濯暑烦,便觉体欲仙。
山光已滴滴,月色何娟娟。
更深天宇净,灯火照管弦。
归去抱凉睡,梦里嗟流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登城楼》,描绘了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首先表达出对眼前壮丽景色的赞叹,即使炎热的夏日也无暇顾及,而是被万顷江水和临近的城郭吸引。江面上,渔舟稀疏,商船繁忙,与洪波赤日形成鲜明对比,江边绿树与苍烟相映,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行客迷失在古老的道路上,尘埃弥漫于喧嚣的城市中,而城楼所在之处,天地之大美尽收眼底。傍晚的雨水洗去了暑气,诗人顿感心旷神怡,仿佛飘然欲仙。山色滴翠,月光皎洁,夜深人静,唯有灯火与弦音相伴。
最后,诗人带着清凉入睡,梦中感叹时光流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登楼赏景的愉悦与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风格。
岁寒君子意,穷达见情均。
多谢江南信,偏怜泽畔人。
明珠惊照夜,寒谷顿生春。
白首论交地,须看管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