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阳井》
《景阳井》全文
宋 / 王元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动地隋兵至,君王尚晏安。

须知天下窄,不及井中宽。

楼外锋交白,溪边血染丹。

无情是残月,依旧照阑干。

(0)
鉴赏

这首诗《景阳井》由宋代诗人王元甫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历史上的隋末战乱,以及景阳井这一特定地点在战争中的景象与氛围。

首句“动地隋兵至”,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描绘出隋军浩荡的气势,仿佛大地都在震动,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冲突即将爆发。紧接着,“君王尚晏安”一句,形成鲜明对比,点明君主并未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危机,依然沉浸在安逸之中,未能及时应对局势的变化。

“须知天下窄,不及井中宽。”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在广袤的天下,人们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而井中的一方天地,虽狭小却成了暂时的避难所,象征着在生死存亡之际,人们对于安全与庇护的渴望。

“楼外锋交白,溪边血染丹。”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楼外,刀光剑影交织,白光闪烁,象征着战斗的激烈与残酷;溪边,则是鲜血染红了原本清澈的溪水,红色代表了生命的流逝与战争的血腥。

“无情是残月,依旧照阑干。”最后一句诗以残月为喻,表达了对战争无情本质的感慨。即使在这样的时刻,月亮依然挂在天空,冷眼旁观人间的悲欢离合,象征着自然界的冷漠与人类命运的无常。同时,阑干作为背景,暗示着战争结束后,人们将面对的是一片废墟与伤痛。

整体而言,《景阳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元甫
朝代:宋

王元甫,江州(今江西九江)人(《江西诗徵》卷一一)。居庐山,哲宗绍圣间赐号高尚处士,有诗名。苏轼过九江,慕名求谒,竟不见。事见《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猜你喜欢

雪西施

范蠡无西施,胡以破吴国。

吴王轻社稷,为惑倾城色。

夫差强变弱,勾践雌成雄。

岂惟陶朱策,实赖西施容。

西施语复贤,褒贬何昏蒙。

但说倾吴罪,都忘霸越功。

(0)

早秋

雨歇变气候,空庭叶飕飕。

闲听一夜风,乃知千里秋。

百虫鸣四壁,新月生高楼。

登楼看明月,清光满林丘。

人生呼吸间,何为苦忧愁。

发白不再黑,兔走难暂留。

徘徊感古人,劝我秉烛游。

(0)

砌下老梅

傍砌根全露,凝烟竹半遮。

腊深空冒雪,春老始开花。

止渴功应少,和羹味亦嘉。

行人怜怪状,上汉采为槎。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五五

丛林圣制,有解有结。透脱重关,红炉点雪。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一七

平地起堆从古有,青天霹雳避犹难。

杖头自有通方眼,风月一天非等闲。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七

卒风暴雨,鼓荡无前。石裂崖崩,回避不及。

总教丧尽生涯,方见时清道泰。功不浪施。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