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夷掣开潜蛟锁,御云飞过松江左。
悬腰展鬣眠东湖,生绡描作垂虹图。
隐君骑背占空阔,百尺阑干景轩豁。
有亭翼然芙蕖开,风朝月夕尤佳哉。
柳边何曾官船来,回视驿桥多尘埃。
冯夷掣开潜蛟锁,御云飞过松江左。
悬腰展鬣眠东湖,生绡描作垂虹图。
隐君骑背占空阔,百尺阑干景轩豁。
有亭翼然芙蕖开,风朝月夕尤佳哉。
柳边何曾官船来,回视驿桥多尘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冯夷掣开潜蛟锁,御云飞过松江左。”这里运用了神话中的元素,“潜蛟”是古代传说中长子化成的龙,象征着力量与变化。诗人以此形容自己驾驭云端,跨越松江之滨,展示了一种超脱凡俗、遨游天地的豪放情怀。
“悬腰展鬣眠东湖,生绡描作垂虹图。”诗人在东湖边以轻盈的姿态悠然自得,仿佛能将眼前的美景化作画卷,这里的“生绡”可能指的是水面的涟漪,或是天空中云彩的流动变化。这样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柔和与细腻。
“隐君骑背占空阔,百尺阑干景轩豁。”这里的“隐君”可能是对某位高僧或隐者的称呼,或者是指诗人自己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骑乘于云端,占据广阔天地之中的位置,观赏百尺高阑(城墙)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有亭翼然芙蕖开,风朝月夕尤佳哉。”诗中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亭子,其形如同翱羽,芙蕖(荷花)盛开。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早晨的清风,还是晚上的明月,都别有一番难以言说的美好。
“柳边何曾官船来,回视驿桥多尘埃。”诗人提及自己从未在柳树旁见过官船停靠,只是在驿桥处看到了许多积累的尘埃。这里可能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繁华时光的怀念,或是对现实与历史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化的哲思。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
秖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
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
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
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
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
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摇。
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
还看古人书,复举前人瓢。
未知所究竟,且作新诗谣。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
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
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沈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
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
五陵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